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家庄炼化:“变废为宝”赋予每滴水更大价值

2025年03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支玉铭
16.8K

    亮 点

    建立“源头优化+水资源结构优化”“工艺用水梯级利用+水资源分质使用”的管理模式,全流程、全链条推进节水工作,吨油取水量逐年下降

    本报记者 支玉铭

    “这可是我们的一套宝藏装置!”3月14日,记者走进石家庄炼化双膜处理装置区,只见一台台设备整齐排列,一条条管道纵横交错。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经双膜处理后,沿着管道缓缓流入化学水装置,进而制备成除盐水,为各生产装置供水。生产技术部水务高级工程师杨帆介绍,目前该装置每年能消化城市再生水和企业含油污水400余万吨。经处理后的水质达标,随后被梯级分质,用于各个生产环节。

    “变废为宝”,是石家庄炼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全流程全链条节水行动的关键举措。该公司从污水源头管控抓起,严格落实污水分级控制与过程控制,确保污水外排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在此基础上,公司将提高双膜处理装置的产水量作为长期攻关的重点课题。通过持续优化各项操作参数,装置产水量屡创新高。当前,装置运行平稳,每小时产水量达320吨,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实现了城市再生水高效利用与企业节水减排的双赢。

    同时,石家庄炼化对循环水回用流程实施优化改造,将市政再生水经处理后并入回用水系统,并把所有循环水场接入回用水流程,使得循环水系统补回用水率达到100%,大幅削减了新鲜水的使用量。炼油环保等多套装置也采取了回用水替代新鲜水等措施。目前,企业污水回用率超65%,在石油炼制企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蒸汽凝结水作为优质水资源,因其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备受关注。石家庄炼化的凝结水站运用新技术精制凝结水,实现了蒸汽凝结水的全部回收利用,凝结水回收率高达74.97%。这些凝结水与一级除盐水混合后,被输送至锅炉及生产装置,充分发挥了蒸汽凝结水的最大价值。

    石家庄炼化还积极强化与供暖企业的合作。在冬季采暖季,将炼油2号、3号循环水场的部分循环水回水,输送至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换热站,为石家庄市高新区提供冬季采暖热源。此举既有效降低了循环水场的蒸发损失,又切实解决了民生供热问题,达成了多方共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石家庄炼化在两个循环水场增设节水型旁滤节水装置,每年可节水24万吨,节水减排成效显著;新增9套乏汽回收装置,每年节水7万吨。此外,通过拆除盲板、开启阀门,他们将炼油2号、4号循环水场合并,在确保水质满足装置需求的情况下,供水压力与回水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每年可节电200余万千瓦时。公司还从细微处着手,加大水管网巡检力度,全体员工共同行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持续挖掘节水潜力,让每一滴水发挥更大价值,是企业始终探索的课题。”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刘岩表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