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王栋 探索能源培训“蓝海”市场

王栋首创性提出将闲置油库改建为全国首家综合加能站数智化安全实训基地,让老旧油库转型成为企业创效新一极,同时,牵头成立销售企业首家HSE科技服务公司,积极进军HSE技术服务“蓝海”市场,为打造具有销售特色的“专精特新”小企业提供了新路径。
2025年05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毛玉萍 任佳玉
16.8K

王栋,199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石油安全环保部副经理兼中石安环科技服务(广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

    毛玉萍  任佳玉

    广西北海冠头岭的暮色来得总比市区早。王栋站在实训楼的二楼,看着最后一批学员登上返程大巴。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氢气爆炸”——当然,是用压缩空气模拟的。8年前,这里还飘着92号汽油特有的气味。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政规划需要,不少企业的老旧油库关停闲置,北海冠头岭油库便是其中之一。如何让老旧油库再次焕发青春,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极,是王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7年12月,广西北海仿真实训基地在冠头岭油库开工。为高效利用旧场地,王栋带着团队走遍冠头岭油库的每个角落,详细测绘设备数据,最终选定80亩区域进行改造。

    实训基地完成区域建设,进入加氢事故模拟系统设计阶段时,王栋和团队被“卡”住了。

    当时国内加氢站刚起步,全国仅52座投运,广西更是空白。王栋面临两难:既要高度还原事故场景,又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项目一度陷入困境。

    在连续推翻了十余项方案后,王栋陷入了迷茫。经过数个夜晚的苦思,他在查阅资料时灵光一现:“能不能用压缩空气替代危险介质!这样既安全,又能让人感受到事故爆发的真实压迫感。”此后一个月,他带领团队进行数次试验,最终成功设计出安全可靠的事故模拟装置。

    2020年12月,全国首个集“油气氢电服”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数智化安全实训基地在广西北海正式投用。该基地创下两项行业纪录:既是中国石化销售企业首个安全仿真实训基地,也是广西首个危化品行业实训基地。此外,该基地还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4年后,王栋发现原有的业务范围已跟不上发展需求。他决定拓展危化品培训和技术服务市场。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7月,中石安环科技服务(广西)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王栋身兼数职对接客户,曾用48小时完成方案并赴上海签约。到2024年底,团队已签订20份战略协议,开展600场培训,覆盖2.3万人次,成功获得广西应急安全培训基地等十余项资质认证,业务拓展至京沪等地。

    送走学员,王栋的手机又收到了上海客户的询价信息。这位让废弃油库重获新生的经理,如今正站在能源培训产业的风口。暮色中,冠头岭那些被改造成教学设备的储油罐静静矗立,夕阳将油罐群的影子拉得很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