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壳牌 从贝壳运输到石油海洋

2025年05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壳牌的成长故事要从“贝壳”说起。1833年,英国古董商人马库斯·塞缪尔决定从远东进口贝壳渔利。1870年他将生意传给儿子——小马库斯和塞缪尔。兄弟俩紧跟潮流开始委托船队运输石油,1892年第一艘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Murex号就是他们操作的结果。

    自此,塞缪尔兄弟开始向石油运输转型。当时,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以生产蓝色煤气罐闻名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这些罐子用完后还可以再利用,在欧洲很受欢迎。兄弟俩创造了壳牌独有的鲜红色煤气罐,很快获得市场认可。1896年,他们的煤油贸易利润已超过其他业务的总和。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石油,小马库斯成功赢得这里的石油运输和分销权,为公司壮大打下良好基础。但好景不长,得克萨斯州因生产过剩而大幅减产,运输业也随之凋敝。

    竞争和霉运使得壳牌几乎一半的船队闲置。这直接导致了1907年4月23日,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合并,成立了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实行两总部控股制,其中荷兰资本占60%,英国资本占40%。而这一天,一直被视为壳牌的生日。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为壳牌,开始在欧亚多个地区开展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并在汽油市场上展示了炼油产品实力。

    1907年,意大利王子伯格斯使用壳牌Spirit机油赢得了从北京到巴黎的汽车拉力赛;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和斯科特船长在南极探险时使用了壳牌的燃料;布莱里奥首次跨海峡飞行时用了壳牌Spirit机油。

    壳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盟军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战期间,壳牌是英国军队的主要燃料供应商,还将所有船只提供给英国海军。

    随着汽车的使用和汽油需求的增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年也是石油公司快速扩张时期。1919年,壳牌为阿尔科克和布朗的首次跨大西洋飞行提供了燃料,同年还改进了钻井技术。1929年,壳牌化学公司成立。

    壳牌在美国的炼厂也开始大力生产航空燃料,以支持盟军空军,所有油轮也都上交政府使用。战争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壳牌在燃料和化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新一代飞机开发了燃料。

    战后几年是壳牌最艰难的时期,很多设施遭受重创,重建又非常昂贵,石油市场也在迅速变化。在此背景下,壳牌在非洲和南美启动了新勘探项目,在英国新建了炼厂,还投资建造了更大、动力更足的船舶,即超级油轮。

    1947年,壳牌在墨西哥湾钻探了第一口商业性海上油井,其后8年又钻了约300口同类型井。与此同时,壳牌在婆罗洲和尼日尔三角洲也有新石油发现,在尼日利亚的商业石油生产始于1958年。

    20世纪60年代初,壳牌提高了在中东的影响力,在阿曼首次发现石油,且产量很高。在欧洲,壳牌找到了格罗宁根大气田。这段时间也是壳牌化学研究的黄金时期。

    1967年起,苏伊士运河关闭了8年,壳牌投资的超级油轮成为石油运输的首选。与此同时,壳牌还开始启动LNG的运输,开辟了新市场。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中东的不稳定导致油价翻了两番,这意味着廉价能源时代的结束。作为回应,壳牌的经营开始多元化,进入煤炭、核电和金属领域,并加大了在英国北海地区和美国的勘探力度。

    20世纪80年代,壳牌开始通过收购实现增长。1986年,国际油价暴跌,壳牌专注于开发成本更低的项目,在技术领域也实现了进步。

    20世纪90年代,生物质能和气转液(GTL)技术出现巨大飞跃。1993年,壳牌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世界首家商用GTL厂,为该燃料在接下来十年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5年,壳牌进行结构重组,将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贸易公司结构统一到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旗下。

    壳牌的创新仍在继续。2012年,壳牌在卡塔尔建成了Pearl GTL厂。2016年,世界最深油气项目——壳牌的Stones油田开始生产。2017年,世界最大浮式LNG设施——壳牌的Prelude从韩国造船厂出发,航行5800公里,抵达西澳大利亚。

    这一时期,壳牌收购了英国BG集团,扩大了公司的天然气业务组合。与此同时,壳牌注重能源转型,创建了新能源业务,专注于探索和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商机。

    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这家英荷混血的老牌石油公司在2021年11月宣布放弃双重股份结构,将名称从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改为壳牌有限公司,并将总部从荷兰迁至英国。此次改革后,壳牌的“荷兰皇家血脉”荡然无存,其也成为一家纯粹的英国公司。

    壳牌在其发展长河中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快速变化和周期性动荡,一次次迎接惊涛骇浪,又一次次柳暗花明,化风险为机遇,化挫折为动力,驶向绿色未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