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客户不再发愁充电难题

2025年04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方征 赵理佳
16.8K

    □李方征 赵理佳

    “请问是中国石化绍兴石油吗?我们公司电车充电太耽误时间了,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前不久,浙江诸暨市某大型运输公司侯经理焦急地致电浙江绍兴石油新能源部。

    该公司原为中国石化油车大客户,主要为顺丰物流等提供运输服务。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号召,他们将40多辆油车置换为电车。然而,自搬迁至绍兴物流园区后,在电车充电环节遭遇困境。

    该公司白天运输,晚上充电。但石化易电平台规定一部手机只能为一辆车扫码充电,40多辆车每天晚上集中充电,值班人员不仅工作时长大幅增加,而且效率极为低下。

    面对侯经理反馈的问题,绍兴石油新能源部当即召开会议,决定与省公司沟通,全力研究石化易电平台解决方案。

    分公司与省公司技术团队深入分析平台数据,测试多种方案,最终确定采取VIN码充电举措,即提前在平台录入所需充电车的车架号,现场插枪即可充电。他们还梳理VIN码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网络故障等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为帮助值班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绍兴石油新能源部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大家看,当充电枪连接车辆后,充电桩界面会出现VIN码充电,点击后车辆即可快速充电了。”技术人员边演示边讲解,值班人员围在一旁认真学习、踊跃提问。

    “感谢中国石化,现在充电方便多了。”看到公司电车充电效率显著提高,近日,侯经理又专门致电表达了谢意。

    据悉,为加深合作,双方还签订了《充电大客户合作协议》,为该公司后续油车置换电车充电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