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在北部湾海域油气勘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创新成果?

2025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创新成果1

    提出始新世时期海中凹陷盆地原型新认识,建立边缘富烃凹陷判识标准

    基于“原型控源”盆地分析思路,提出始新世时期海中和涠西南凹陷为弱分割的陆内断陷统一湖盆,奠定了探区海中凹陷优质烃源岩“从贫到富”的基础。基于涠西南和海中凹陷“古气候+古盐度+古沉积速率”重建成烃环境,明确了流沙港组富有机质的沉积环境,建立了北部湾盆地边缘富烃凹陷定量判识标准,提出海中凹陷为富烃凹陷的新认识。根据井旁道主频、均方根振幅、瞬时相位等多属性与TOC(总有机碳)拟合关系,建立非线性神经网络有效烃源岩预测模型,有效烃源岩厚度较前期增加了100~200米。

    创新成果2

    构建了“断层样式-泥岩涂抹-烃柱高度”定性-定量的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富集高产规律不清,明确了西北向顺向压扭断层,受近东西反向断层阻挡产生增压区,提高了断层的封堵性。明确高砂地比背景下的断层封堵下限值,实现了不同类型断层封闭性的半定量评价,断块圈闭的钻井成功率提升至67%。基于涠4井实钻情况建立断层泥比率与烃柱高度定量预测模型,实现了不同断块纵向层系烃柱高度准确预测,打破了以往认为井上见水层即断层不封堵的认识,预测符合率达70%,部署的“两井三靶”均获成功。

    创新成果3

    形成了海上高差异拖缆数据的保方位AVO(地震数据定量解释技术)、各向异性FWI(全波形反演技术)建模及优势方位照明成像为核心的双方位融合处理技术流程

    创新应用四维规则化技术,结合常规振幅相位匹配技术,形成高差异拖缆数据一致性处理技术流程,消除两次采集数据时间、能量差异,同时保持方位AVO特性不变。创新应用方位FWI速度建模技术(透射波+反射波),建立精细速度建模技术流程,提高复杂断块区速度模型精度。创新利用不同采集方向照明差异进行优势方位加权成像增加地下照明强度,克服较低信噪比数据的影响,提高不同走向断层成像精度,断层识别精度由可识别25米以上断距断层精确到15~20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