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与世界共赏中文之美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传播中华文化,搭建互鉴桥梁。2024年10月,“丝路书屋—中国书架”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落地,受到当地师生广泛欢迎。中国石化为书架捐赠图书1000余册,涵盖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促进中斯文化交流共通。
图为南京工程公司沙特籍员工在春节活动上提笔写下新春福字。李 舒 摄
近日,由中国石化中南美代表处主办、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第二期“曼吉尼斯芭蕾舞学校中文实验班”在里约热内卢正式开课。中国石化中南美代表处副总代表刘卫民作开班致辞,并代表中国石化为实验班学员发放学习用品。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艳萍为学员发放教材。项目获得里约热内卢曼吉尼斯芭蕾舞学校执行主席卡利尼·洛佩兹认可,她对中国石化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该中文实验班项目旨在通过中文学习,帮助巴西社会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交流融合。多年来,中国石化在巴西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赞助与社区共建推动文化交流,为当地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图为巴西青少年提笔学写中国书法。孔省吾 摄影报道
图为国工厄瓜多尔籍员工身着当地民族服装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 曹京科 摄
图为胜利工程公司沙特项目部中方员工与外籍员工共写毛笔字贺新年。 周 杨 摄
图为五建公司沙特马赞项目部为外籍员工举办中文培训班,来自多国的外籍员工积极参与。吕司鹏 摄

    4月20日是第15个联合国中文日,随着国际化业务的不断拓展,中国石化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在海外项目中积极推广中文教育、传播汉字之美、促进文化互鉴。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在巴西,青少年们在中国石化举办的中文班上体验到了中华文化魅力;在沙特,外籍员工们用中文写下对新年的祝福;在厄瓜多尔,当地员工身着民族服装,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以中文为媒,方块字正书写着中国石化对外开放的美好未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