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全球燃料供应拉响警报2025年03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古岳盛
2024年,美国休斯敦与洛杉矶两家炼厂相继关闭,日均减少40万桶燃料产能,相当于全球航空燃油日消耗量的12%。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警告称,2025年全球燃料库存可能跌至2000年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炼油版图深度重构 2024年是美国炼油业发展的分水岭。利安德巴塞尔关闭的休斯敦炼厂曾是墨西哥湾沿岸重要的燃料供应枢纽,26.3万桶/日的产能占全美柴油产量的4%。而菲利普斯66洛杉矶炼厂的关停,直接导致加利福尼亚州失去了13%的汽油供应能力。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这两座炼厂的退出将使美国炼油产能利用率被迫提升至93%,逼近历史极限。 转型压力正重塑产业形态。雪佛龙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炼厂的生物柴油生产线已投产,州政府为每加仑生物柴油提供1.5美元补贴,使得该产品毛利达到传统柴油的3倍。但转型代价高昂:全美已有7家小型炼厂因无法承担改造费用而关闭,涉及产能为15万桶/日。 区域性短缺开始显现。洛杉矶港的柴油库存量在炼厂关闭后十日内骤降45%,触发加利福尼亚州能源委员会启动紧急储备投放。截至2024年11月,美国西海岸汽油库存降至2400万桶,是1999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87号汽油零售价突破每加仑5.2美元,较年初上涨28%。 全球供需裂痕持续扩大 柴油与航空燃油成为供应链最薄弱环节。欧洲炼油协会统计显示,在2024年欧盟关闭的炼油产能中,60%集中在柴油生产装置。德国Miro炼厂关停17万桶/日的产能后,鹿特丹港柴油库存连续42日低于安全线,期货溢价扩大至每吨12美元,是2008年以来新高。 航空业复苏远超预期加剧了供应紧张形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班量突破3900万架次,较2019年增长8%。跨大西洋航线日均消耗航空燃油98万桶,较疫情前增长12%。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空燃油现货价格2024年12月突破每桶130美元,迫使泰国国际航空公司削减了10%的短途航班。 亚洲新增产能难抵结构性缺口。虽然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三期项目带来24万桶/日的新增产能,但印尼杜迈炼厂意外检修导致30万桶/日的供应中断。新加坡柴油库存降至835万桶,跌至2016年来最低水平,引发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启动燃料出口限制。 运输瓶颈推高区域价差。苏伊士运河通行费上涨30%后,中东至欧洲的柴油运输成本激增65%。巴西因炼油产能不足,柴油进口量飙升至日均55万桶,其中40%需要从美国墨西哥湾绕道巴拿马运河运输,到岸成本每桶增加4.7美元。 政策与市场的多维博弈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使得炼油碳排放成本增加8~12美元/吨,意大利ISAB炼厂因此关停了32万桶/日的产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要求2035年停售燃油车,导致该州炼油产能较2020年缩减了37%,雪佛龙已裁减当地1200个炼油岗位。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降至3.58亿桶,触及1984年以来的最低位。能源部暂停了原定2024年释放26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与韩国、印度紧急签订战略石油储备互换协议,以维持能源供应的相对稳定。 全球炼油行业陷入“不敢建、不愿投”的怪圈。菲利普斯66推迟美国得克萨斯州45万桶/日的炼厂项目,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搁置了13.79亿美元的扩建计划。2024年全球新建炼油项目仅11个,较2022年减少58%,且集中在中东和印度。 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油轮的袭击频次增加,2024年12月有7艘燃料运输船改道好望角,亚欧航线运输周期延长了10~14日。 这场危机本质上是能源转型阵痛的显性化。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加油站排起长队、欧洲卡车司机抗议油价、亚洲航空公司削减航班频次时,世界正为淘汰化石能源的雄心支付现实成本。炼油产能的进退不仅关乎油箱与发动机,更是现代文明运行逻辑的艰难抉择。 (古岳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