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克拉玛依野花谷

2025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 行
16.8K

    马 行

    克拉玛依北,扎伊尔山中。走着走着,遇到一条特别狭窄的山谷,也可叫作山沟。谷底只有一米左右宽,除了各式各样的冲积石头,居然还有大朵大朵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再就是,野花的茎还特别高,比散落的巨石块还高。

    这可真是不可思议,整个3月,我都在扎伊尔山中游荡,除了在山外某些低洼地带偶尔可见少量的芦苇或骆驼刺,山中全是黑而尖锐的大小砾石块,这儿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朵野花,难道是有人栽种?可这儿,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除了我们,似乎也没有人来过。为了进入这片无人区,我们勘探队的筑路小组,用推土机整整推了一个半月,才推出了一条进山的路。而在我们勘探队到来之前,这儿不曾有丁点儿人类足迹。

    当然了,这花高,应是缘于谷深,在如此深如此寂寞的谷底,它们只有使劲地往高里长,才够得着那星星点点稀少的阳光。可我就是不解,明明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无人区,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的大朵野花?

    没走多远,我发现了一块苹果大小的圆石头。石头上的纹理特别有意思,有点儿像亚欧大陆,其中一条线,酷似中国东部海岸线。我很欣喜,觉得它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微型地球。我把它叫作地球石,于是捡了起来。

    沿着谷底继续向前,走了一会儿,冲积的石头少了,野花却多了起来。花色多为粉红或黄,朴素又娇艳,花形大如荷花。此情此景,更让我心生疑惑。再就是,如此多的野花与我在寻常山野中看到的野花还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是和气、端庄,而是高冷、妖艳。还有,寻常山野中的野花,总是开得很努力,可它们,却开得特别松散、淡然。

    当时我就想,这儿肯定不是扎伊尔山的一个寻常之地。如此多的野花,藏在这远离人间和俗世的西部边陲无人区,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我相信,花即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与使命。或许,这些花都是些厌倦了俗世生活的隐士。也有可能,这些花集聚在此,是为了等待或密谋什么……这样想着,我突然忆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繁华的中南内地,而这野花谷却在空寂的西北边陲。越往里走,野花越多,似有一位花之神,引诱着我步步深入。都走了差不多一公里了,那大朵的野花,就像一个个仙子,依然一棵挨一棵地站在那儿。

    怎奈山谷孤寒至极,越往里走,寒气也越重,而更为神奇的是,那寒气如烟如雾,一直轻轻缭绕。

    迎着寒气,我顺着山谷七转八拐,越向前,越像是进了一个迷宫。总觉得,不是我在走,而是大朵大朵的野花在走。又觉得,仿佛走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某条神秘通道,马上就要触及某个秘密机关。再就是,又像走在时光隧道中。

    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向里走。可这时,寒气更重了,望去,空气似乎都成了灰色。这让我心生畏惧。绕过一个巨石堆,我来到了一个拐弯处。

    此时我尽管依然对前面的山谷充满好奇,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能再向前了。我不知道,如果一直向里走,还会遇到什么。但是,我停了下来,因为我不敢离人间太远。

    我转过身,往回撤的速度,要比进山谷时的速度快许多。可是,我都走了半个多小时了,也没能到达山谷口。我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在山谷中走了很远。

    当我终于走出山谷,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站在山谷口,我从包中取出水杯,喝了一口水,定定神,再看那山谷口,居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游离感。几次想抬腿离开,却就是没有迈动脚步。

    野花谷给了我太多的惊奇与震撼,而我又能给野花谷一点儿什么呢?

    我把一直拿在手上的那块地球石,高高地举起来,端详了片刻,轻轻地放在了山谷口的一块大石头上。就让那块地球石替我守在野花谷的入口吧。

    我离开野花谷、离开那片无人区不久,就在微信朋友圈写了几行关于野花谷的文字。有朋友看了,问我进野花谷的路线,我的回答是:“勘探行业有个安全环保规定,施工结束后,必须尽可能地将所有的临时建筑、道路等,全部拆除、复原,并将所有垃圾清理填埋。现在,即使是勘探队的人重新进入,也需重新打通道路。别说找到野花谷,单凭个人的力量靠近那片无人区,也几乎没有可能。”

    从此,那块地球石便成了野花谷唯一的信物,而谷中那些桀骜的花影,永远封存在了时光的褶皱与风的回声中。

    (作者来自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