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构筑新质生产力:“四链”融合与创新生态的战略支撑

2025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石油工程领域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路径,打破技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驱动油气行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加快石油工程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强油气和能源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创新,推动石油工程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助力石油工程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技术链布局产业链。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建立完善基于价值共享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机制;建设石油工程领域特色孵化器平台,提升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利用孵化器推进科技成果快速成功转化。

    资金链是“四链”能否成功融合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技术收并购,丰富技术获取工具箱;持续扩大研发资金来源,优化研发资金供给结构,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稳定资金链保障。

    围绕创新链打造,引进、培育石油工程领域战略科学家、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产业链发展,引进、培育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高水平技术工人;围绕资金链完善,引进、培育高水平金融人才。

    ●打造高水平石油工程创新联合体,促进跨领域交叉融合创新

    联合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建共性技术平台。推进石油工程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健全策源地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完善政策保障,加强考核评价;加强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攻关,联合组织国家级科研项目攻关,持续加大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联合建设力度,健全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探索实体化运行模式;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石油工程领域共性技术,依托重点实验室,统筹行业内创新资源,建立联合创新平台;加强交叉融合创新,统筹行业内外部资源,联合打造石油工程智能化、大数据服务支撑、低碳减排、安全环保等新型共性技术平台,成立智能技术等新型共性技术研究院,布局产业发展的共用基础技术,搭建共性技术资源库,实行实体化运营,建立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

    加强跨领域交叉融合创新,共建开放共享创新平台。依托石油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构建交叉融合创新平台,以成立虚拟网络组织的形式,推进与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的战略合作,开展广泛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交叉融合创新活动。

    ●深化石油工程领域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

    建立重大科技任务任务长负责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并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在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作用;完善“揭榜挂帅”“大兵团”“赛马”等机制,推动从基础研究到工业转化的贯通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引领科研,科研指导生产,生产满足需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要素界定不同成果类型,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元化分类评价机制;加强对作出重大贡献人员和团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健全长期稳定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保障机制;拓宽中长期激励途径,探索引入股票期权制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打造石油工程领域高层次创新队伍,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

    聚焦基础研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向,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不定期开展团队评估,优选高水平示范团队,在人才引进、经费投入、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进团队快速成长,创造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成果,扩大行业影响力。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创新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使用力度,建立与创新成果挂钩的人才激励措施、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完善国际化人才选育用留机制,建立多样化人才引进模式,实施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项目和核心人才柔性引进项目,建立国际化人才评价和薪酬体系,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好保障服务;注重创建灵活开放的人才环境,营造识才、爱才、敬才和用才的良好氛围。

    (作者分别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战略规划中心主任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