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上海石化1号焦化创新停车法实现零排放

2025年03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胡拥军 郭昕阳
16.8K

    本报记者 胡拥军

    通讯员 郭昕阳

    “1号焦化装置在压缩机停车过程中,创新停车模式,成功实现干气全回收,火炬排放为零。”2月21日,随着上海石化炼油部4号炼油联合装置1号延迟焦化装置全线完成绿色停车,装置主任方斌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方斌坦言,每次检修,压缩机停车时干气的处理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去年,在装置检修前期筹备阶段,炼油部遵循公司“最优停开工方案,最严停开工程序”的要求,耗时近半年,实地走访调研多家兄弟单位,深入学习借鉴停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在制定停车方案时,他们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进行桌面推演,不断创新优化,最终形成“先降压、再降速”的压缩机停机新模式。

    2月13日,装置正式开始停车。工艺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将压缩机等关键机组切换为转速调节状态,采用先降压、再降速的停机模式,使压缩机停机时间从以往的2小时延长至5.5小时。停机后,干气被成功转移至2号延迟焦化装置,有效回收干气8000立方米,首次实现停压缩机未破火炬水封的目标。

    据悉,在为期8天的停车进程中,装置严格落实看板管理,停车步骤实现标准化、表单化,精确到每小时的工作安排。他们以班组为单位,按照网格化区域细致划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确保物料回收、设备和工艺管线吹扫、污水合规达标排放等各项工作细节无遗漏、无差错,所有环保指标均达标。此次创新停车模式,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难题,更为企业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