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韩石化完成固体包装线智能化升级

2025年02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冲 肖展
16.8K

    本报讯 2月7日,中韩石化平面库10条包装线复检秤数据采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历时一个半月的包装线智能化升级工作圆满结束,所有固体包装生产线全面进入数字化管理时期,有效增强了产品计量管控能力,提升了生产管理效能。据悉,中韩石化共有16条固体包装生产线,此前,他们已在2024年9月完成立体库6条包装线复检秤的智能化改造。

    该项目由中韩石化化工生产管理部牵头组建项目团队,采用5G无线传输技术,仅用45天便完成平面库10条包装线复检秤的智能化改造,比常规周期大幅缩短。新系统数据采集准确率达100%,每日自动采集数据15万条。高效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极大提升了企业对包装环节的质量管控能力。

    技术创新在此次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老旧设备缺乏网络端口的问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5G数据采集终端,利用无线组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节约设备改造费用50万元,有效降低了成本。

    随着新设备的投入运行,中韩石化实现了立体库、平面库包装线计量监控的三个全覆盖——生产线、关键控制点全覆盖及全流程可追溯。该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各包装线克重偏差,自动汇总趋势并设置报警,确保产品计量精确,避免效益流失。相较于人工抽检,检测效率与数据可靠性大幅提升。

    智能化改造还催生了宝贵的数据资产。通过全面覆盖管理复检秤数据,中韩石化能够将单包误差控制指标控制在10克以内。根据测算,以100万吨固体产品产量计算,包装袋每减少1克误差,一年可降低产品损耗40吨,节约成本显著。这些数据资产为后续包装线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精准考核奠定基础。

    此次智能化改造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中韩石化在产品计量管控方面的能力,也为企业未来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有益探索。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中韩石化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进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王 冲 肖 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