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重创北美经济,加速逆全球化进程
市场普遍认为,本轮关税措施的推出基本意味着特朗普2.0时代的贸易摩擦开始出现。根据相关国家的贸易数据,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占其GDP的3%,进口则占其GDP的7%;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19%,进口则占其GDP的21%;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29%,进口则占其GDP的30%。经济学家预测,本轮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将削弱美国经济0.86%,削弱加拿大经济4.76%,削弱墨西哥经济4.5%,在重创北美经济的同时,或将重塑地区供应链。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此外,特朗普近期还宣称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将对油气等部分商品进口普遍加征关税,并将加快推动其实施。关税作为特朗普2.0时代的重要工具,或将全球主要经济体悉数隔离在美国贸易圈外,加速美国脱钩和制造业回流计划,重启世界经济逆全球化进程。高盛预测,如果美国对全球普遍征收10%关税,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国际油价:短期内或受支撑,放大波动风险
如果美国关税政策实施,短期内,加拿大出口商可能部分减少出口以抵制关税,并采取减产等方式来平衡库存,美国部分炼油商将加大南美、中东等重质原油进口力度,市场整体可能呈供应紧缺态势,国际油价或受支撑。
不过,近期美国关税政策“高举低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暂缓一个月执行,美加墨关税战进入反复权衡阶段,关税危机的推迟暂时缓解了石油市场的供应担忧,但后续仍需关注美加墨的谈判进展。特朗普还表示,将在2月18日重新审议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问题。
如果美国与加拿大政府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加拿大出口商折价并缴纳10%关税后出口仍有利可图,可能继续维持对美国的出口,市场将维持现有平衡。此外,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对加拿大的能源关税,使得加拿大原油出口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停止管道出口,全球供应缺失部分将通过欧佩克+释放限制产能来补充。因此,关税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国际油价将有上涨动力,并呈现高波动性特征,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季度多数时段将在71~83美元/桶波动。如果加拿大原油出口大幅下降,或美国加大对伊朗、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国际油价可能冲破88美元/桶;如果加拿大管道原油流向影响不大,关税政策对经济和需求的抑制将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油价可能下探67美元/桶。中长期来看,石油市场潜在供应能力充足,在消化关税影响后将重新找到平衡,上半年油价或将高于下半年。
石油贸易:重油贴水受支撑,轻重质原油价差收窄或倒挂
美国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将是美国炼厂加大对南美和中东重质原油的采购力度,推升该区域的重油贴水。与此同时,墨西哥和加拿大西海岸的重油初期可能降价出售,吸引传统亚太重油买家转向采购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油。如果加拿大原油出口量下降,由于全球重油资源有限,亚太炼厂原料轻质化调整速度有滞后,可能导致全球重油贴水集体攀升,并带动中质原油贴水跟随上涨。
轻质原油可能因美国炼厂降量而增加出口或补充国内战略储备,影响相对有限,总体上将导致轻重质原油价差收窄,部分时段或出现倒挂现象。此外,供应紧张将导致现货市场近端收紧,或强化基准油月差结构,拉宽期现货价差。与此同时,提高美国进口原油成本将直接推高WTI价格,或导致WTI与布伦特原油价差阶段性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加拿大管道原油恢复出口或欧佩克+增产平抑市场,现货市场也将重新找到平衡。
油轮市场:需求和航程增加将收紧运输市场
如果美国按计划一个月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将显著改变北美石油贸易流向。首先,加拿大原油无法通过管道出口至美国,将主要通过跨山管道在西海岸装船出口到亚太地区,增加航运贸易量和运输距离。其次,墨西哥原油出口流向需要全部从美国转移至亚太或欧洲,油品出口也将转移至加勒比海和南美,都将增加相应航程,推升运费。
船型方面,美国墨西哥湾和加拿大跨山管道出口均以阿芙拉型船(Aframax)等小船为主,或出现小船运费上涨,并逐步传导至大船的情况。此外,航运需求叠加俄罗斯和伊朗燃料油出口受制裁风险攀升,近期燃料油市场将大幅走强。
油品市场:有望支撑汽油裂解价差走强
如果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政策开始实施,美国原油进口成本抬升或导致部分炼厂停工,汽油产量下降。与此同时,加拿大汽油出口将因关税增加而减少,美洲汽油供应缺口可能扩大,跨区套利窗口或将打开。
近年来,欧洲柴油车转汽油车趋势比较明显,欧洲地区汽油富余度不高,或导致新加坡汽油向西流入美洲,抽紧区内汽油资源供应,支撑汽油裂解价差走强。柴油方面,因为美国炼厂柴油收率不高,缺口相对较小,影响或将小于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