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2025年02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鹏
16.8K

    王 鹏

    1月30日大年初二上午,经纬公司中原测控公司西北项目部4名员工乘坐越野车在辽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疾驰,车尾卷起一片沙尘。不远处,一座高高耸立的9千米型钻塔映入眼帘。“那就是顺北201斜井。”西北项目部负责人崔德宝指着车窗外说道。

    石油工程中的钻探施工和其他行业不同,开钻伊始就如同驶上了高速公路,各个工序连轴转,直至最终完井方能停下来。作为和钻井“并肩战斗”的录井队伍,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松,他们需要发挥油气勘探“眼睛”的作用,工作起来不分节假日。

    “目前各个井都到了主要层段或重要工序,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我们要各个队都去跑一跑,也看望下坚守在一线的几十号兄弟,陪大家过过节。”身材清瘦、一身红色工装的崔德宝说话做事都透露出一股精干利索劲儿。

    “顺北201斜井是一口重点井,承担综合录井施工任务的是我们的功勋队——ZY210录井队。”同车的录井技术组组长李永奇说。

    车子停下,刚走到井场门口,就见一位面孔黝黑的汉子迎面跑了出来,他是ZY210录井队的队长李克涛。“欢迎,欢迎!”虽然大漠里的最低温度已达零下10摄氏度,可忙碌工作的他额头冒着腾腾热气。

    “走,先到仪器房里看看资料。”大家边说边进入井场。

    2024年,“塔里木盆地顺北中部断裂间新领域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入选中国石化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这给顺北工区的钻探工作增添了更大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细致再细致、认真再认真。”崔德宝边看资料边叮嘱道。

    “您放心,我们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录取好每项资料,做好地质和工程预报,为钻探保驾护航,力争取得又一个新发现,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李克涛表态说,“队里的弟兄们都很有信心,决不能砸功勋队的牌子。”

    西北项目部的10支录井队中,有8支在塔河工区,2支在顺北工区。沙漠的春节,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没有街头巷尾的张灯结彩,只有风呼啸着掠过沙丘和钻机轰鸣的声响。录井队伍的队员熟练地检查着各类仪器设备,确保每一个数据都能精准无误地记录下来。在这茫茫沙海之中,这些数据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勘探工作的方向。

    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还是想尽办法让春节多些年味,放眼望去,野营房贴上了队员亲手写的春联,歪歪扭扭却饱含着对新年的期盼。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队员们也会思念远方的亲人。趁着休息时间,他们拨通家人的电话,视频那头是亲人们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容,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嘱,让他们红了眼眶。但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使命,这片沙漠深处蕴含着丰富的能源宝藏,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想到无数石油勘探者在一线努力奋斗,崔德宝看着钻塔高处迎风飘扬的旗帜,坚定地说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