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把无人机巡检融入管线运维工作,巡线效率提高10倍,巡线人次减少70%
无人机巡检护航冬季天然气保供2025年01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戴 莹 张 骏
戴 莹 张 骏 1月6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员工吴华锋操作的无人机,在涪陵页岩气田上空盘旋。发现一段输气管线因雨水冲刷裸露在外,他赶紧拍照,通知抢修人员。 涪陵页岩气公司集输管线长达330公里,蜿蜒在重庆市涪陵区的高山密林中,个别管线高度落差有300米至500米,传统的人工巡检存在弊端。特别是在冬季恶劣天气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山体滑坡等隐患,会影响天然气安全生产和及时保供。 在冬季天然气保供开始前,涪陵页岩气公司于2024年10月引进智能无人机,使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配合AI智能风险识别技术,让无人机巡检融入日常管线运维工作。 “‘聪明’的无人机在高空巡查,自动避开障碍物、自主拍摄巡检照片,并将照片上传至后台电脑及每名运维员工的手机上,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巡检、无滞留回传。”该公司采气四区经理黄浩欣喜地说。 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自然灾害时,无人机能够迅速抵达现场拍摄照片、采集数据,为制定抢修维护方案提供支撑,并且能通过定位功能引导救援人员,提高抢修速度,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影响、避免人员伤害风险。 “以前,我们巡检经过高山、河流的管段往往要耗费两三个小时,劳动强度大,风险也高,无人机为我们的巡线工作装上了‘千里眼’。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复杂线路巡线,还能拍到以前望远镜都看不清的死角,回来后还可以通过视频回放查看,节约巡线费用和时间,增强巡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黄浩说。 冬季天然气保供季以来,该公司通过无人机智能巡线技术,巡查线路3000公里,巡线效率提高了10倍,巡线人次减少70%,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为涪陵页岩气田天然气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