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完成高难度填砂作业

2025年01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俱云娟
16.8K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俱云娟

    1月初,冬日的阳光洒在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新H631井场上,油服中心修井208联队技术员王一凡与班组成员正在进行填砂、打塞作业。

    随着开采方案的调整,部分油井要进行填砂、打塞作业,确保持续高效生产。但填砂、打塞作业对技术要求非常严苛,砂量需控制好,还要严格控制速度。

    两周前,王一凡就开始大量查阅资料,把设计方案、现场设备、质量把控等程序核实了好几遍,确定无误才上现场作业。作业中,班组成员详细了解作业流程、安全风险和技术规范后,有条不紊地进行装砂、计量、倒砂、灌水作业。

    “按这口井正常需要的砂量加砂,怎么探砂管柱还探不到砂面位置?”10时,一直在井口作业的队员张富奎发出疑问。

    “可能是井壁出现了新情况。”通过反复计算论证,他们发现井壁缝隙增多,需要的填砂量比设计量的3倍还多。现场砂量不够,但填砂过程不能中断,只有迅速“调来”砂子。王一凡迅速联系208联队队长周汉俊。

    “人少,工作量大,时间紧。”周汉俊立即召集几名副队长,扛着铁锹,抱着袋子,赶往砂场装砂。

    装砂过程中,他们一边掐算着作业时间,一边不停地挥舞着铁锹。

    14时,50袋砂子按时送到了30公里外的新H631井场上。

    18时,他们依然守在井场上,把砂子一桶桶倒入油管内,沉砂、探砂面……

    “21时,设备运转正常,填砂量正常。”王一凡骄傲地说,“大家一起努力,圆满完成了一项高难度的任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