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特殊“新兵”的“学霸”笔记2025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邹元辉 姬梅洁
邹元辉 姬梅洁 “老师,您刚讲的那根线有啥具体作用?麻烦您再讲讲,我脑子不太灵光,刚才没记全。” “小朱,这个流程我还是不太会画,不太明白怎么走。” 近日,在镇海炼化教培中心205室开展的“2号溶脱开工培训”课堂上,炼油二部常减压区域副班长备员刘宁堪称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上课格外专注,遇到不懂就积极举手提问。下课也不闲着,从洗手间回来后,要么赶紧低头补笔记,要么“缠着”讲师答疑解惑,要么和同事就刚学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那股认真劲儿让周围的人对他钦佩有加。 有一天,坐在旁边的同事留意到刘宁下课后换了新笔记本,便顺手拿起那本记得满满当当的旧本子。翻开一看,笔记本中不仅画出了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还有和同事讨论后的归纳整理,甚至有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流程图。虽说字写得不算漂亮,流程图的线条也不太工整,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人能从这些有形的字图中,搭建起新装置知识的大厦。 同事把笔记本放回刘宁的课桌上,由衷地感叹道:“刘师傅,您也太认真了!这么短时间就记满了两个笔记本。” 透过镜片,刘宁那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谦逊地笑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年纪大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记忆力差,只能多写多记。培训是公司提供的福利,我得抓住机会,可不能掉队。” 年近50岁的刘宁是在沥青装置工作了29年的老将。此次他服从组织安排,调到正在建设的2号溶脱装置。面对与沥青装置工艺技术路线截然不同且风险较高的新装置,刘宁既激动,又有些忐忑。激动的是进厂多年,终于有机会参与新装置开工;忐忑的是自己年龄偏大,学习新流程、新工艺颇为吃力。为此,他紧紧抓住培训这个充电的好时机,每天距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就已经端坐在公司教培中心的教室里,全神贯注地迎接一天的紧张课程。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后,刘宁已从一名“新兵”,蜕变成培训班的“学霸”。他孜孜不倦、不耻下问的精神,也鼓舞了众多同事,让更多人相信,只要保持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无论年龄几何,都能在职场上绽放出新的光芒。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