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九江石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成效初显

2025年0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邓 颖
16.8K

九江石化智能工厂中枢神经——生产管控中心。汪光华 摄

    □邓 颖

    近日,九江石化设备域智能化平台升级版——设备完整性管理平台2.0,经过一个月全面推广,目前运行稳定,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过去一台泵从发现缺陷、计划审批到现场处置,流程闭环需要两三天,现在应用设备完整性管理平台2.0,只用了6个小时。”九江石化运行一部设备经理谢雪刚感叹。

    近年来,九江石化全力推进智能化升级工作。设备完整性管理平台2.0将设备管理涉及的检修改造平台、修理系统、设备专业状态监测子平台、设备电子档案等集成在一个平台,实现了“单点登录”,设备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集成了设备管理系统,而且关联了财务的合同系统、安全的电子作业票系统,实现了内外数据的互通。

    电子作业票2.0成功上线,九江石化也成为中国石化首家通过该项目验收的企业。自2024年上线以来,系统共计开具逾21000张电子作业票,线上开票率达100%,不仅实现了纸质票到电子票的全面替代,开票时长也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且人员定位可精确到30米以内。

    除了提升设备智能化、安全智能化水平,九江石化还聚焦生产智能化,开展面向炼油-芳烃一体化的调度优化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实现调度与计划联动优化。

    针对传统人工试凑排产带来的依赖经验、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等问题,相关部门充分利用采购数据、MES、LIMS、实时数据库等信息,采用新技术,积极配合、共同攻关,开发原油罐区调度优化模型、炼油-芳烃一体化生产调度优化系统,并同步开发了相应的网页发布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基本成型,实现了原油和装置生产调度智能优化排产,提高了调度方案制定效率。系统投用后,将实现炼油芳烃一体化调度排产,不仅方便生产调度人员快速优化调度,及时修正排产方案,而且有利于装置平稳运行,预计提高50%的罐区调度方案制定效率和装置调度方案制定效率,关键产品收率误差不超过1个百分点。

    2024年,九江石化践行“数字中国”战略,聚焦行业持续领先目标,依托“院士工作站”“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全面建设“企业大脑”,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全力融合推进基于“数据+平台+应用”模式的智能工厂迭代升级工作,完成一批赋能安全管理、生产运行及信创工程项目,拓展人工智能及5G+北斗智能化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发展赋智赋能,获评国家、江西省“数字领航企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