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镇海炼化:智能工厂建设让企业高效运转2025年0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邹瑾颖 王芳芳
□邹瑾颖 王芳芳 在镇海炼化储运一部乙烯罐区现场,外操杨晶正拿着智能巡检终端认真查看液位及压力参数,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实时记录罐区管线和设备伴热运行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防冻防凝检查工作日报,比以往的表单时效性更强,且实现了防冻防凝工作的全程可追溯。这是镇海炼化智能工厂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的缩影。 近年来,镇海炼化把深化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之一,持续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牵引,完善多场景跨业务数字化应用,使生产更智能、制造更绿色、管理更精益。建立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人、事、物”智能互联,通过打造5G专网,结合AI、互联网、北斗等一系列技术,有力促进安全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 在现场运行上,镇海炼化不断优化装置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控,逐步提高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率,实现核心软件技术可控。现场监管方面,依托“5G+”,无人机巡检全景无死角,汪大师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过程自动巡检,应用AI视频识别现场不安全行为。镇海基地二期公用工程项目首次应用国产化实时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现场的“眼睛”,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实现装置现场运行工况更高效地触手可及。 在智能制造上,镇海炼化通过“数据+平台+应用”新模式,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工艺技术深度融合,将五大业务域24个应用场景全面5G化,在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安全绿色方面打造了13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典型应用。2024年7月2日,镇海炼化揭榜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验收,打造具备一体化、智能化、孪生化、国产化、平台化特征的世界级超大规模炼化基地智能工厂3.0示范标杆。 在企业管理上,镇海炼化先后首创完成设备健康管理中心建设、24家成员企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云建设。前者首创设备健康概念,投用1年多已实现52万台设备的风险动态感知、故障智能诊断、检修精准施策;后者通过云端统一管控,一体化运维,24小时监测,高效保障整个基地网络安全水平。2024年10月24日,镇海基地商务管控平台完成投用后评标的第一单业务。该平台是镇海炼化首个在石化智云中心云进行互联网发布的自建系统,实现镇海炼化、成员企业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之间选商采购与合同签订业务流程贯通,做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