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EPCP 勘探开发软硬件从“自建自用”到“集中共享”

2025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效彬
16.8K

EPCP共享平台功能架构图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云平台(EPCP)是为解决油气行业软硬件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等问题而建设的集中化管理平台。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EPCP遵循“五个集中”和“五个共享”的理念,整合了地震采集处理、勘探与开发研究等领域的正版软件,提供统一的软件共享服务,注册用户超过7000个。平台配备高性能计算能力,包括38PFlops单精度算力和73PB存储容量,支持年均9万平方千米的地震资料处理任务。EPCP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而且促进了自主研发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张效彬

    勘探开发专业软硬件是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工作的核心技术载体,是勘探、开发、工程工艺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应用工具。

    2016年以前,企业勘探开发专业软硬件“自建自用”,存在计算能力分散、正版许可相对不足、分散采购价格高、版本不一致、技术不同步、投资效益差等现象,造成软件引进“多、杂、散”及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2016年8月,在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科技部、信息部、物装部的大力支持下,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按照 “五个集中”和 “五个共享”管理思路启动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云平台(EPCP)建设,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使用效率、降低引进成本,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旨在实现专业软硬件集中共享与协同研究,为“资源应用效率、人员素质水平、应用研究水平、服务保障能力”四个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EPCP专业软件共享中心持续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共享软件开展三期建设,集中采购、集中共享正式软件52种,试用评估软件近30种,软件涉及地震采集处理、勘探综合研究、开发综合研究、石油工程四个领域,通过研发统一的EPCP共享平台,为上、下游提供一致的软件共享服务,解决企业自建自用、难以共享、利用率低等问题。

    EPCP高性能计算能力逐年提升。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及12家油气田企业超算集群节点共5402个,单精度算力38PFlops,GPU卡1660块,存储裸容量73PB(1PB=1024TB),超算核心网络带宽100GB。其中,物探院、石勘院算力约占中国石化总算力的88.3%,形成以物探院、石勘院、胜利油田为算力中心,各油气田企业远程共享应用的新格局,总体算力具备年均支撑9万平方千米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能力,与中国石化年均10万平方千米地震资料处理工作量较为接近。

    专业软件集中采购、集中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按照“技术配套性、功能针对性、经济合理性”的配置原则,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勘探综合研究、开发综合研究和石油工程4个专业配套辅助软件的技术调研和选型对比,从以往已经购买的300余种软件中确定了57种特色软件作为EPCP软件共享资源,解决了以往软件“多、杂、散”问题。同时,通过EPCP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了软件许可证从“分散”到“集中”的应用模式转变,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EPCP平台部署永久使用许可和临时使用许可软件80余种,使业务人员有条件更大规模使用更多种类软件,平台用户覆盖集团公司12个油气田企业及3家直属研究院,以及国勘公司、部分炼化企业,注册用户7000余个,年均支持上游油气企业200多个勘探开发项目。用户还可远程调用EPCP平台共享软件资源,开展科研办公。与此同时,软件厂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场服务次数明显增多,年均参加专业软件培训5000多人次,建立软件技术认证体系,软件应用普及率上升,应用深度不断拓展,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另外,EPCP共享平台“孵化器”作用显著,2022~2024年,中国石化自研iSeisMountain、Thunder、News、DGR、Idrs-CarbSIMS、Compass、PetroFCS、Karstsim、Hifrac、SeisWave等10款软件完成产品化改造后在EPCP平台共享、推广,自研软件月度平均使用时长5000小时,企业使用自研软件每月至少5个工作日,初步达到软件推广应用目的。

    高性能计算“散点化管理”逐步消除,“规模效应”不断凸显。EPCP建设前,高性能计算能力分散在12家油气田企业、两家研究院,无法统筹协调共用,导致地震资料处理工作难以形成规模化,阻碍了勘探大突破。因此,集团公司做好资源优化顶层设计,提升规模化计算能力。

    “十四五”以来,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云(EPCP)-地震资料处理高性能计算中心,承担中国石化新部署三维地震资料42%处理工作量、老资料重处理40%工作量,同时为西北、西南、华东、江苏、江汉、河南、中原等油气田企业提供数千平方千米地震资料处理服务。

    (作者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