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为了打出第10个“10环井”

2024年12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丽 李新望
16.8K

    杨 丽 李新望

    入冬的夜晚,寒风凛冽,气温骤降至零下5摄氏度。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储气库群的文24储1-6井施工现场却灯火通明,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50608钻井队的员工正紧张忙碌地工作。

    “朱工,盐水钻井液转换得怎么样了?” 平台经理赵亚川通过对讲机询问。

    钻井队工程师朱泽成略显疲惫却坚定的声音传来:“差不多了,赵经理!最后一批70吨盐刚加完,正在进行搅拌。”

    “这是咱们在储气库打的第10口井,争取再中10环!” 赵亚川鼓励大伙。

    “放心吧,必须连中10环!”当班的队员纷纷对着对讲机大声喊道。

    在钻井施工中,打中10环,意味着一次打中设计层,达到设计目的,具有较大施工难度。此前,50608钻井队已经连续9次一次打中设计层,这足以体现该钻井队的专业能力。

    信心虽足,但挑战不小。“虽说我们已经在中原储气库群连续创下了9口优质施工井,但这口井采用了井眼非常规设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风险。”赵亚川介绍道。

    尤其是在二开阶段,设计工艺使用大尺寸钻头和套管接箍,导致下技术套管时风险极高。为了扫清井筒里的障碍,他们增加了通井施工次数。

    “每次通井就像和时间赛跑。” 赵亚川说,他们刚完成最近一次通井, 面对可能卡套管的危险,他们制定了详细的通井方案,并在起钻前注入封闭液以保证井壁稳定。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将技术套管安全地下入预定位置。

    “我们还要打出更多的10环井,让老百姓家里的灶台火苗更旺。”听说今年中原储气库群的注气量和采气量又创下新高,赵亚川信心满满地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