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安徽石油:融入地方,推进氢能快发展

2024年12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苏 杜 俞飞彩
16.8K

    □苏 杜 俞飞彩

    “新湾里站加氢业务开展以后,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现在我们公司7辆大货车就指着这座站了。”近日,安徽芜湖市某物流公司的刘先生笑着说。

    近年来,安徽石油不断加快业务转型步伐,遵循“以油育氢、以氢增油、适度超前、有序推进”总体原则,积极构建氢能应用场景,推进加氢站布局。该公司紧跟当地政府氢能投资政策,持续加大氢能建设投入,积极申请建设和运营补贴,协助当地政府举办“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加入安徽省氢能产业联盟,深度参与当地氢能网点的规划与建设。

    与此同时,安徽石油开展与省内氢能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合作,加速示范项目的试点工作,积极对接公交、物流等单位,挖掘氢能公交车、氢能重卡、氢能环卫车等的用氢需求。公司还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提升加氢站的整体运营和服务水平。

    安徽石油还根据省内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氢能发展水平,制订了氢能产业建设的阶段性计划。以芜湖氢能研究院为核心,建立氢能产业链研究中心、氢能设备技术研发中心,引进中国石化的研究力量,推动安徽氢能产业链发展。将芜湖、马鞍山、六安作为发展公交、物流、环卫等领域氢能应用场景的重点区域,计划开展含氢尾气提纯制氢和站内制氢试点项目,探索延伸氢能业务价值链。

    截至目前,安徽石油已累计建成7座加氢站,服务1386万人次的日常出行,市场占有率达55%。未来,安徽石油将积极参与安徽“氢谷”建设,加快开发氢能应用场景,以及加能站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落地,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