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我在中国的一百天

2024年12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巧钰 李 舒
16.8K

    ●萨拉·阿卜杜勒·阿尔加姆迪 口述

    ●刘巧钰 李 舒 整理

    我叫萨拉·阿卜杜勒·阿尔加姆迪,来自沙特,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Amiral罐区项目负责人。今年8月15日,我带领项目管理团队抵达南京,开启了为期一年的项目执行之旅。对我们团队的11个人来说,这是我们的“中国初体验”。由于此前多次与中国团队的友好合作,我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充满了好奇,一直盼望能早日踏上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飞驰而过的复兴号高铁、快捷便利的手机支付、干净整洁的城市……我们在中国见到了很多有趣的新事物,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遇见的每个人都十分友好。第一次与南京工程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Amiral罐区项目团队见面时,大家纷纷起身与风尘仆仆的我们握手,并笑着说:“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暖心的问候胜过千言万语,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虽然中阿文化有一定差异,但在我看来,双方为了同一个目标精诚合作,是互相了解和增进友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先后完成了风险研讨、30%三维模型审查、价值工程讨论等工作,从风险分析到设计优化,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闪耀,深厚的情谊在沟通中凝聚。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被中国同事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所打动。每天,中方工程师总是最早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他们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自驱力,这种出色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正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为了表示感谢,在30%三维模型审查期间,我请妻子为大家制作了一壶沙特传统咖啡。这时恰逢中国的中秋节,中方团队也提前为我们准备了中国茶和月饼。特色美食成为双方文化交融的载体,我们品味的不仅是美食,而且是各具特色的文化。

    天气逐渐转凉后,我膝盖的老毛病又犯了,每走一步都隐隐作痛。中方团队负责人陈飞介绍给我一种中国膏药,揭开包装小心翼翼地贴在我的膝盖上,神奇的是,疼痛好了大半,肌肉也不紧绷了。后来,陈飞带我去附近的医院感受了神奇的中医文化,不用打针和吃药,就能缓解病痛。现在,我成了中国膏药的忠实用户,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的沙特朋友。

    此次中国之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南京工程公司举办的中沙校企合作国际人才培养订单班。通过相关学习,我看到了中国石化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的突出贡献。中国石化关心每位沙特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9月26日,中国同事为我们准备了一块印有沙特王国中心塔和中国万里长城的蛋糕,我们共同切开了代表友谊的蛋糕,深化了合作的情谊。身处万里之外的中国,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时光飞逝,我来中国已经3个多月了,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说出“你好”“谢谢”等中文日常用语。沙特有句谚语“真友谊没有终点,真朋友亦永存”,通过一百天的相处,我和中国同事成为“真朋友”。我期待能在这里认识更多中国朋友,更真切地感受真实而立体的中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