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震击解卡是技术活儿,也是脏活儿、累活儿,一天下来,人就成了土人、油人。在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员工赵玉汶有着“解卡一哥”的美称。这些年,能干不能说的赵玉汶在震击解卡领域先后获得了5项国家实用专利授权和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赵玉汶:与解卡“较劲”2024年12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素军 张学成
张素军 张学成 文/图 11月7日,凌晨5时,天还没亮,赵玉汶就睡不着了。 当天,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卫22-48水井计划进行震击解卡作业,准备工作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不知道现在啥情况,赵玉汶摸黑从枕边拿起手机,在群里询问施工方技术员。对方片刻后回复:“没问题!就等赵哥了!” 赵玉汶是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研保障中心的员工,主要负责震击解卡技术服务。 当天,赵玉汶赶到现场时,井下淤满了泥沙,油管像被焊住一般。他立刻坐镇指挥,果断决定采用双向震击操作——即同时启动上击器和下击器进行解卡。 10时,震击作业开始。15时,仪表盘上的数据显示结果:解卡成功! 在中原油田,赵玉汶有着“解卡一哥”的美称。 什么是震击解卡?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修井手段。维护的第一步是作业时将油管及封隔器从井中取出。然而,由于腐蚀、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油管和封隔器常常会被卡住。此时,采用震击解卡技术,通过施加震动,可以使卡住的部分松动,从而解决遇卡的问题。 赵玉汶,今年50岁出头,人长得高高大大,说话却轻言慢语。熟悉他的同事都说:“赵哥能干不能说,货都在肚子里。” 1991年,赵玉汶从中原油田技校毕业,来到油田。当年工作时,领导看他性子稳,分配他干钳工——钳工修修拆拆,需要耐性。这也正合他意,小时候他就爱捣鼓,见啥拆啥,拆了再装,为此没少挨家长的巴掌,却练就了超强的动手能力。 工作后师傅曾给他出过一道难题:无损拆卸一个进口阀门。阀门是碳化钨材质,坚硬无比,赵玉汶一时无从下手。他拿着阀门把玩了两天,发现阀门仪表盘周圈是不锈钢材质,在砂轮上一阵精磨,便显出一个环缝。以此为突破点,阀门顺利拆卸,师傅高兴地直点头:“这小子,行!” 后来油田外闯市场,赵玉汶成了第一批走出去的人。闯市场辛苦,却也有了更多历练的机会。他曾为外部油田做调剖——调整地层的吸水剖面,以便驱油采油。调剖要跟水打交道、跟化工料打交道、跟管柱打交道……“忽然就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2010年,单位推出震击解卡技术服务,赵玉汶凭借实战经验丰富成了主力,不仅参与震击工具的制作、拆装、调试与保养,还经常到一线现场指导,慢慢有了“解卡一哥”的美称。 震击解卡是技术活儿,也是脏活儿、累活儿。由于地层会向上返油泥,加之射孔在套管上也留有孔洞,淤泥会进入套管与油管的环层空间,所以每当提管作业时,都会带出很多灰尘,一天下来人就成了土人、油人。 “有过挫败感吗?” “没!” 一向谨言的赵玉汶说“没”字时很坚决。“一口井投入这么多,一旦搞砸了,井就报废了,所以不能输。此路不通,就再寻他路,一定要成功”! 凭着这股子劲儿,这些年赵玉汶在震击解卡领域先后获得了5项国家实用专利授权和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有人说,“一个技校生,干到这份上,也算摸到职业的天花板了”。赵玉汶却不这么认为,更相信“技”无止境。中原油田是老油田,老井多、卡井多、挑战也多,努力永远是硬道理。 入冬前油田一线正在批量修井,有时忙不过来,赵玉汶就在线上远程指导:“拍个视频,让我看看现场情况……”凡是有人求助,他都有求必应、一帮到底。 师傅说过:“人家找你干活儿,心里肯定盘算了好久,觉得你行才开口,所以别让人家失望。”师傅的话,他一直记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