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风电主机企业要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

2024年11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贺建华 东方电气集团 东方风电首席专家

    我国风电产业一路走来可谓波澜壮阔,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从相对薄弱逐步迈向强大,在这一进程中,风电主机企业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05年,我国风电产业开启规模化发展征程,历经整整10年的砥砺前行,到2015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2025年预计年装机量将高达1亿千瓦,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既是“双碳”战略部署所释放出的强大号召力在起作用,更是风电主机企业全力以赴、奋勇拼搏的强劲驱动力推动的结果。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风电产业为我国能源转型及低碳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在产业发展的漫漫征途中,大型央企国企主机装备企业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以佼佼者东方电气为例,早在2018年,全风电产业普遍还在使用5兆瓦海上风机时,东方电气凭借自身在电机等方面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毅然启动10兆瓦风电机组制造研发项目,由此开启了我国风电大兆瓦时代的新篇章,在风电关键部位方面实现了从“进口为主”到“全国产化”的重大转变。

    短短10年,我国主流陆上风机容量从1.5兆瓦大幅提升至10兆瓦,最大容量达到16兆瓦;海上主流风机容量从5兆瓦攀升至18兆瓦,最大容量达到26兆瓦。风电基地呈现从“星星之火”到“遍布全国”的蓬勃发展之势。行业前10主机企业制造基地数量总和从100余个迅猛增加超过500个。如今,只要是有风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风电制造基地的身影,这为我国大规模开发风电项目打开了崭新局面。

    从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产品价格越来越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机组大型化已成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风电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成本,从而促使价格下降;二是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使得国内生产的部件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成本更低,进一步推动了价格走低;三是国内风电设备市场日益成熟,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自然而然成了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压低价格。总体而言,目前价格下跌的速度有些过快,低价竞争也略显过度,这使得风机制造业务的利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妥善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

    面对市场严峻的挑战,风电主机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低价竞争,而是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狠抓技术创新,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盲目卷入价格战的漩涡,将目光聚焦在产品品质和用户需求上,不断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全方位提升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智慧性、友好性,精心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此推动整个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我国风电装备真正成为一张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