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为了绿电早日上网——华东油气首台5兆瓦风电设备吊装纪实2024年11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沈志军 丰 光
□本报记者 沈志军 通讯员 丰 光 文/图 一场秋雨过后,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海拔1833米的大佛岩峰顶云雾缭绕,宛如梦幻仙境。130米高的 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吊架屹立于云雾之中,站在石桥1井井场仰望山顶,中国石化标识及中国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单位名称清晰地出现在风机塔身和轮毂上。 “那天的风速仅有每秒3米,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像碧玉一样,是安装叶片和轮毂的绝佳时机。”近日,回忆首台5兆瓦风电设备安装时的情景,华东油气工程现场负责人周成香记忆犹新。 “各岗位各尽其责,准备起吊。”10月18日12时,专业安装公司的现场指挥人员通过对讲机向起重机驾驶员发出指令。 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及260吨辅吊发出低沉的轰鸣声,“躺”在现场的重达150吨、夹角120度、直径96米的风机叶片和轮毂从平卧缓缓直立。 按照每分钟吊高0.43米的速度,50分钟后,115 米高处早早在机舱内等待的安装人员迎来了叶片和轮毂。此时,甲方、战略承包商及专业安装人员一起欢呼起来,这意味着华东油气首台5兆瓦风电设备大型吊装任务圆满完成,风电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项目如期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探索 5兆瓦风电项目对华东油气而言是全新领域,其中的艰辛只有参与者最能体会。 2023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6月,华东油气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7月,项目组耗时60余天踏遍南川页岩气田矿区内的山脉,丈量涉风区域100余平方千米,前往地方政府部门、大唐公司等收集风电相关资料30余册,最终得到重庆市、南川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重庆市“十四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总计获得了8个分散式风电机位的批复。 项目组克服了南川页岩气田无风电空间规划、无好的风机点位、办理依法合规手续无借鉴等困难,在“空白区”竖起了风电机组。 “身份证” 南川区风资源较好,整体呈“东北-西南”带状,主要集中于水江镇、东城街道、三泉镇,100米高度风速主要为2~8米/秒。风电储量约为800兆瓦,已建成风电场装机总容量188.9兆瓦,大唐重庆分公司、重庆渝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南川区境内建设的4个风电场,优势区域风速大于5米/秒,均成功申报集中式风电项目。 经过与大唐公司多次接触,项目组在山水村风电场协商了1个机位,风速6.1米/秒,这为批复8个机位的一期项目“2024年南川页岩气田5兆瓦风电项目”创造了条件。 风电项目为核准制,核准的前置条件是要有登记在册的风资源使用权单位,无法核准就像没有“出生证明”,意味着风电的身份信息“无法落户”。 大家一下子陷入困境,项目推进遇到“瓶颈”,南川页岩气田分管新能源领域的陈雪松鼓励大家不要气馁,凡事“不破不立”。大家在多次研读国家能源局下发的文件后,创新提出在页岩气矿权区域内自发自用,参考油气井开发采用的“备案制”。 2023年11月3日,南川页岩气田5兆瓦风电项目获得“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件”。在有了身份信息后,项目组参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成熟经验,顺利启动了“三同时”(在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及用地手续办理、招投标等工作。 “搭积木” 2024年9月23日,现场吊装设备启动。 5兆瓦风叶旋转面积达2.8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一般情况下,5兆瓦的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下旋转1圈大约能发电9.38千瓦时,1年大约能发电1189万千瓦时。 专业安装风机的王经理说:“别看风电设备高大壮观,其实安装风电就像搭积木,把7个近百吨的铁疙瘩堆起来,百十吨的吊件在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面前就像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 正如专业安装人员所说,大型吊装就像搭积木,从塔基到风机叶片及轮毂安装完成,总共只花了3天。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气。 特别是风叶等大件,需要通过12公里的盘山路运输,晴好天气也要两天才能运输到吊装现场,碰到雨雾天就不好说了。这也是整个吊装周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节决定成败。对高达115米的风电设备安装来说,安全上容不得半点差错!负责安装的安全员表示:“风电项目需要风资源,但对安装而言,风速必须低于每秒9米,在吊装前,检查吊具是关键中的关键。” 塔筒与塔筒之间的空中对接如同穿针引线,需要指挥人员与吊车司机配合默契,平稳是重中之重。 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风电项目安装也进入机舱安装阶段。18时40分,在山顶的寒风中,重达130吨的机舱稳稳地落座于塔座上,衣着单薄的操作人员季泽宇在完成工作后,紧紧裹着工装钻进值班车:“上山吊装风叶的时候我得穿冬装,走,快下山吃饭去。”尽管他的声音中透着疲惫,眼神中却写着坚毅。 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下一步,他们将督促战略承包商加快配电箱、2兆瓦储能设备及电路的建设,让绿电早日上电网,为页岩气田增产降耗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