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千锤百炼修井人2024年11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换芳 俱云娟 周壮志
“每天从早上8点练到晚上6点,晚饭过后,还要上两个小时的理论课,没有休息日。”刘锦涛说,辛苦归辛苦,但值得。 全国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和任务设置,很多来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比赛的经历让刘锦涛收获很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并非只是为了竞赛,在实际的作业中也要这么去做。 常换芳 俱云娟/文 周壮志/图 从荒凉偏远的井场,到站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领奖台,刘锦涛用了两年时间。两年的勤学苦练,刘锦涛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刘锦涛是河南油田油服中心修井208联队的一名作业工。10月25日,他参加全国行业职业竞赛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获得了银牌。“我一个新兵蛋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意外又开心。”刘锦涛说。2018年,他保留大学学籍,在野战部队接受过两年的历练,他喜欢用新兵蛋子来称呼自己。 比赛的经历让刘锦涛收获很多。“最大的感受是理解了什么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刘锦涛说,竞赛中稍有失误影响的只是成绩,可实际生产中,如果技术不够精湛,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并非单纯为了竞赛,实际的井下作业中,也是这样要求的”。 “不想在能吃苦的年纪,过得太舒服” 2022年大学毕业后,刘锦涛来到了油服中心修井107队。在队长王帝文看来,刘锦涛跟很多年轻大学毕业生不一样,不娇气,成天跟着师傅们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油一身汗,沉默得像块石头,干活儿却不惜力气。 当得知距离河南油田中心区域100公里远的208联队缺人时,他主动请缨。王帝文大吃一惊:“那里荒凉偏远,别人都寻思着换回来,你要主动去?”刘锦涛笑着说道:“老师傅们都像铜豌豆一样,打不垮、击不败。我是新人,不想在能吃苦的年纪,过得太舒服。” 到208联队后,刘锦涛依旧踏实干工作。去年12月28日,新6174井需要实施电缆传输射孔灌注作业。刘锦涛在井口坐岗观察,发现有异常后,立即与同事一起冲向井口抢关防喷器,避免了一场溢流事故。 “小伙子不简单呀。”208联队队长周汉俊知道后,对他的勇气大为赞赏。在别人看来,这样的赞赏再平常不过,刘锦涛却兴奋了好几天,他的干劲更足了。 今年1月15日,楼J7007井要开展验证套管密封性作业。第一次,没有验证成功;第二次,没有验证成功;第三次,还没有验证成功……刘锦涛疑惑地请教周汉俊。周汉俊判断可能是封隔器坐在油层以下,导致验证不成功,建议他将油管上提,错开油层位置。他试了一下,果然成功了。 “井场上复杂情况很多,要学会随机应变。”看着刘锦涛有点受挫,周汉俊鼓励他,闲暇时分,还主动给他讲解作业知识。慢慢地,刘锦涛从一个作业小白变得逐渐能独当一面。 一次“师徒长跑” 今年7月,在王帝文和周汉俊的鼓励下,刘锦涛下定决心报名参加全国行业职业竞赛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 此次竞赛涉及6个项目,包括1项井下作业基础理论考试及组配油水井管柱、辨别井下工具、编写施工设计、应急救援、保养打捞工具5项实操比拼,以及一个团队赛。刘锦涛明白,比赛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精心备战不单单是竞赛需要,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备赛过程中,刘锦涛坚持每天跑步,磨砺意志。有一次,他遇到从未接触过的题型,与老选手差距明显,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下课后,刘锦涛一个人去操场跑步。三圈之后,大汗淋漓、浑身酸痛。正准备休息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这不是集团公司技能大师郭亮吗?”刘锦涛心里一惊。 “您怎么在这里?”刘锦涛不觉疑惑。郭亮点点头,陪他一起慢跑起来,顺便讲起自己30年的参赛历程。那里面有泪水,有汗水,有痛苦,也有喜悦……听着那些刻骨铭心的奋斗故事,刘锦涛的脸上渐渐绽放出了光芒。 这次“师徒长跑”让刘锦涛心情愉悦、信心满怀,也让他明白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就像郭亮说的,人生何尝不是一场长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无论出于何种状况,都不该妄自菲薄,把不懂的弄懂,把不明白的搞明白,尽心尽力,就无愧于心了。 “要想形成肌肉记忆,非得多练不可” 个人竞赛项目涉及5项操作技能考核。其中,保养打捞工具一项,流程复杂,限时短,让刘锦涛一度非常焦虑。 保养螺旋可退式打捞筒,涉及拆工具、清洗清洁、测量螺旋卡瓦和控制环的外径内径、涂润滑脂、组装工具等6个复杂程序,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刚开始,光是装密封圈一项,刘锦涛就要用40秒,全程至少需要9分钟。 郭亮根据工具的型号,帮他总结出三种操作方法。方法有了,可手总是不听使唤,看着郭亮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刘锦涛手都不自觉地行动起来,“要想形成肌肉记忆,非得多练不可”。 刘锦涛把动作逐一分解,无论走路还是吃饭,心里都在默默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只需要11秒就能装好密封圈,5分钟就能完成全套动作。 “操作可以反复练,组配油水井管柱的笔试题可太难了,差点烧坏了我电脑的CPU。”回想起复习笔试内容的过程,刘锦涛不觉感叹。 有些工具,他压根就没见过。还有些工具,比如螺杆泵、特殊型号封隔器、不同类型泄油器等,光是技术参数,就有十几种。K、Z、Y字母一大堆,代表的含义不一样,工作原理也不一样。想要搞清楚,不是件容易事。 为了强化这项内容,他每天都坚持做一套卷子。做完后,郭亮现场点评,随机提问:“这套组合要实现什么目的?是分层注水还是机械堵水、分层采油?为什么要这么选?有什么好处?”在郭亮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追问下,刘锦涛从忐忑不安变得侃侃而谈。 “每天从早上8点练到晚上6点,晚饭过后,还要上两个小时的理论课,没有休息日。”刘锦涛说,辛苦归辛苦,但值得。 考试当天,刘锦涛异常紧张。郭亮让他放平心态:“参赛也是一种磨砺,要学会顶住压力,放松心态。” 郭亮的话仿佛有魔力,放松下来的刘锦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摘得银牌。带着奖牌,笑容在他脸上绽放成了一朵花:“我现在也是油服中心响当当的铜豌豆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