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决不能有一道返工焊缝”

2024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元武
16.8K

    ●田元武

    “郭工,主管廊工艺管道焊接探伤报告出来了,合格率达到98.8%,只有1道焊口需要返工。”10月14日清晨,郭学团的对讲机响个不停。9月以来,沙特马赞项目93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工艺管道的焊接施工成为郭学团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作为十建公司沙特马赞项目的焊接质量检测负责人,郭学团一直感到责任重大。

    面对沙特马赞项目93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多达42.18万寸径的工艺管道焊接量,郭学团和他带领的项目焊接质量检测团队没有丝毫松懈。“返工焊口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能影响下一步管道试压。”一大早,郭学团就带领苏尼尔、穆斯塔法等3名外籍质检员前往硫黄回收装置主管廊区域。

    经过近3个小时的施工质量巡检,焊口返工工作顺利完成,并再次探伤合格。与此同时,郭学团在实践中萌生了对外籍焊工进行集中培训的想法。在他看来,焊缝无损探伤达到100%合格才是工艺管道焊接质量管理的最佳标准。

    “马赞地区的干燥季节即将过去,空气湿度、风力都将变大,造成焊接质量问题的因素可能越来越多,因此要从源头抓起,焊材烘干温度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要随时检查焊条筒内温度和湿度,不达标的焊条筒要及时更换。”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郭学团组织了一堂焊接理论培训课。

    “我们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经常有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拿完焊条后,焊条筒盖子忘记扣紧,致使焊条烘干温度不达标,而这是造成焊缝返工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部外籍焊工穆罕穆德·伊斯梅尔深有感触地说。在郭学团的带领下,项目部50多名外籍焊工纷纷“刀刃向内”,针对平时焊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主动“开刀”。

    通过两天的集中检查,项目焊接质量检测团队有效解决了焊接作业过程中的“低老坏”问题。“郭工,探伤报告出来了,这两天乙烯装置管道焊接合格率达到100%,焊缝实现零返工。”看到苏尼尔递来的管道焊接探伤报告,郭学团的心里终于踏实了,硫黄回收装置主管廊的管道试压工作也可以顺利进行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