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国际石油公司务实推进能源转型

雪佛龙计划以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部分油气资产,这表明,国际石油公司仍在坚持推进能源转型战略,且路径更务实有效
2024年11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侯明扬
16.8K

    ●侯明扬

    雪佛龙10月初宣布,计划以65亿美元的价格向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出售部分油气资产,包括位于艾伯塔省的阿萨巴斯卡油砂项目20%的股权,以及Kaybob Duvernay页岩油气资产70%的股权等。此次交易完成后,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将获得阿萨巴斯卡油砂项目6.5万桶/日的原油产量,以及Kaybob Duvernay页岩油气资产2025年后约6万桶油当量/日的油气产量,而雪佛龙则“清空”了加拿大油砂资产。

    油气业务重获重视

    2020年下半年至今,国际油价出现一轮大幅上涨,并在较高价格区间持续波动,推动各国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等传统上游业务中获利丰厚。在此背景下,部分国际石油公司调整了经营目标,重新重视油气业务,被市场评论解读为“能源转型战略生变”与“开倒车”。

    2020年,bp计划将2030年油气总产量降低40%,但在2024年四季度宣布彻底放弃该目标,重新寻求增加墨西哥湾和中东等关键地区的油气产量。壳牌也在2024年3月宣布调整2021年启动的“赋能进步”能源转型战略,将此前确定的“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20%”的目标下调为降低15%~20%,并强调2030年前将保持石油产量稳定。

    此次雪佛龙剥离加拿大油砂等“高碳”资产,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即国际石油公司仍在坚持推进能源转型战略,且实施路径更务实有效。从转型方向看,雪佛龙仍坚持面向低碳能源的转型策略,不断降低油砂等“高碳”资产在上游业务组合中的占比,努力向投资者展现公司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决心,既符合全球能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也有助于获取更广泛的市场认同,该公司股价在此次资产剥离交易宣布前后出现一波10%左右的上涨。

    资产“归核化”提升上游业务质量与效益

    从转型路径来看,雪佛龙认为,只有依靠传统油气业务产生的现金流,才能确保有足够资金满足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需求。因而该公司把现阶段持续强化传统油气业务作为支撑能源转型的基础,通过资产“归核化”提升上游经营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一方面,实施资产分布地域“归核化”策略,将主要油气产量聚焦美国本土、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地中海东部和圭亚那附近海域等战略核心区域,出售加拿大的油砂和页岩油气等非战略核心区域资产。

    另一方面,实施资产类型“归核化”策略,摒弃油气上游业务“大而全”的思想,聚焦“优质常规油气+页岩油气+液化天然气(LNG)相关资产”等,加速剥离非核心低效资产强化竞争优势、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为能源转型集聚力量。

    除了通过优化油气资产结构推进能源转型,国际石油公司也在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和减碳业务的直接投资。

    从投资金额的角度看,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估测,未来十年,石油行业推进能源转型的投资预算将呈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石油行业能源转型投资将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其中超过1/2的金额将投向可再生能源。

    从石油公司的角度看,壳牌、道达尔能源、bp这三家欧洲石油巨头,以及沙特阿美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这两家中东国家石油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力度相对较大,每年平均超过50亿美元;雪佛龙、埃克森美孚,以及西班牙雷普索尔等公司则处于“第二梯队”,投资预算在20亿美元左右。

    从投资项目的角度看,中国石油《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4年)》报告统计,2023年以来,国际石油公司普遍增加了对低碳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其中,欧洲石油公司采取积极多元化的策略,重点布局海上风电、光伏、氢能、低碳燃料等相关项目;美国石油公司采取适度脱碳策略,重点布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低碳燃料、氢能等项目;国家石油公司则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相关的减碳业务,重点发展以CCUS为主的碳减排和低碳燃料项目。

    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转型道路

    近年来,中海油重拾新能源产业,将“绿色低碳转型”列为公司三大工程,把构建“双碳”制度体系作为紧迫任务抓紧抓实,把打造零碳油气产业链作为现实路径抓紧抓实,把推动新能源新产业发展作为转型方向抓紧抓实,充分利用自身海洋优势,促进油气和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效益化发展,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转型道路,为国内能源公司探索能源转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和《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国家能源经济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石油公司务实有序推进能源转型战略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二是要统筹推进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油气上游领域与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多能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三是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根据公司特点和优势加快探索清洁能源产业布局。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