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全球炼油行业呈现分化新趋势2024年10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在《2024年石油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从目前至2030年全球炼油行业的发展趋势,认为2030年前,世界各地的炼油行业将出现较大的分化。 美洲:炼油业面临挑战 未来几年,美国炼油行业将面临重大的挑战,需求下滑的趋势和出口市场的萎缩,将给美国炼油利用率带来压力,这可能促使美国炼油商采取进一步的改造和重组措施,以保持行业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美国炼油加工量将下降近100万桶/日,以适应美国石油产品需求下降140万桶/日的趋势。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资产老化,墨西哥炼油系统的利用率远低于平均水平。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正在推进炼油厂升级扩建项目,预计2030年墨西哥炼油利用率将提高至63%。2025年,34万桶/日的多斯博卡斯港炼油厂将投入运营,有望大大减少墨西哥对美国燃料的依赖。 在南美洲,仅由巴西推动的炼油产能将增加13万桶/日,与该地区约10万桶/日的需求增长保持一致。尽管炼油能力有所增长,但在预测期内,该地区仍将是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地。巴西正在着力提升现有炼油厂的炼油能力和柴油质量,推进其与生物燃料行业的结合,预计到2030年,巴西国内柴油和汽油进口需求每天将减少近25万桶。 欧洲:需求低迷导致炼油厂减产 随着成品油需求的下降,预计从2023年到2030年,欧洲炼油厂的日加工量将减少150万桶。自2010年以来,欧洲一直以每年不低于22万桶/日的速度关闭炼油厂产能。2024年,埃尼集团关闭了12万桶/日的利沃诺炼油厂。2025年,英国13万桶/日的格兰杰默斯炼油厂将改造为生物燃料设施,bp将关闭盖尔森基兴炼油厂8万桶/日的产能,而壳牌将减少莱茵兰炼油厂15万桶/日的产能。在过去的五年中,欧洲平均每天向西非出口近50万桶汽油。但随着尼日利亚新建炼油厂的产能增加,欧洲炼油厂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非洲:炼油产能有望显著增长 在非洲,炼油厂产能在预测期内有望增加75万桶/日,这与该地区精炼产品需求预期增长84万桶/日基本一致。然而,非洲大陆仍然严重依赖石油产品的进口。 尼日利亚65万桶/日的丹格特炼油厂即将投产,成为该地区炼油行业的重要转折点。该设施仍处于启动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投入运营。在加纳,特马炼油厂的原油日处理能力年初达到了4万桶,旨在减少对进口石油产品的依赖。尽管非洲炼油产能上升,但预计2030年仍将需要近230万桶/日的进口石油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地区需求,其中近60%是柴油。 中东地区:炼油产能增长将放缓 中东地区是原油和成品油的主要出口地。到2030年,该地区炼油产能将增加63万桶/日,占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总炼油产能增量的23%,炼油厂加工量将增加120万桶/日,利用率将攀升近6%。中东地区炼油产能的增长将在本十年的中期放缓。 伊朗将在2026年前,将其凝析油精炼量提高18万桶/日。伊拉克计划将其炼油能力扩大32万桶/日,同时提高炼油厂产品品质,向出口精炼产品过渡。沙特阿拉伯朱拜勒炼油厂将在2024年扩建2万桶/日。 印度:炼油能力持续增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的炼油行业发展迅速。凭借580万桶/日的总炼油能力,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炼油国。面对来自中东炼油厂的挑战,印度炼油行业希望在有效满足国内油品需求的同时,成为轻质和中间馏分油的可靠全球供应商。 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推动了印度对石化产品的总需求强劲增长,从而确保印度炼油行业的持续活力。目前,印度有23家正在运营的炼油厂。到2030年,印度的炼油能力将增加到680万桶/日。 中国:炼油产能建设放缓 预计到2030年,中国炼油能力将增加90万桶/日,达到1900万桶/日;原油加工量仅增加40万桶/日,而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乙烷的进口量将增加90万桶/日。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和汽油需求的下降,车用燃料尤其是汽油的过剩将会加剧。 中国建设炼油厂的步伐正在放缓。从2027年至2030年,中国没有重大的新建炼油项目。预测期内,中国年平均净增炼油能力约为13万桶/日,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值30万桶/日的水平。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炼油业发展差异较大 到2030年,日本对成品油的需求预计将减少近27万桶/日。日本炼油厂以满足国内燃料需求为主,与较新的亚洲炼油厂相比,其规模和加工能力均处于竞争劣势。山口炼油厂今年一季度关闭后,自2006年以来日本累计关闭的炼油产能达到170万桶/日,相当于该行业近20年前峰值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韩国的石油需求相对稳定,炼油产业与国内石化产业深度融合。韩国是油品净出口国,预计到2030年,韩国成品油的总过剩量将超过50万桶/日。尽管如此,韩国仍严重依赖进口液化石油气、乙烷和石脑油作为其石化行业的原料。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巴板炼油厂,将在2025年将其原油蒸馏能力提高10万桶/日。泰国将在2026年完成其12.5万桶/日的斯里兰卡拉查炼油项目。文莱的大摩拉岛炼油厂二期项目将于2029年投产,计划增加产能5.5万桶/日。蒙古和越南也将对现有炼油项目进行小规模的升级,增加炼油产能5万桶/日。然而,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加上石化工业的扩张,这些亚洲国家仍将继续严重依赖汽油、石脑油、乙烷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