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全管理要警惕“破窗效应”2024年10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游 媛
游 媛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一名员工在作业中违章了,但是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教育和惩戒,就很有可能造成某种倾向性暗示,诱导更多人做出同样的事,给安全生产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要想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避免“破窗效应”。 敢于“红脸”。安全管理中,任何小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补短板。人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因素,不论何时、何地,出现违章现象,监管人员都要敢于“红脸”制止纠正,绝不能碍于情面,轻描淡写,更不能听之任之。只有严格执行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为员工的生命负责,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敢于“亮剑”。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很多安全问题都是因不起眼的“小问题”引起的。发现了“小问题”不整治,往往会酿成大祸。因此,在日常作业中,企业应经常性开展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必须“亮剑”,立即整改处理到位。一视同仁“亮剑”、标本兼治“亮剑”,营造人人敬畏安全生产制度的工作氛围。 树立“标杆”。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抓好安全管理必须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应精心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好站长、班组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好考核指挥棒。同时,可广泛开展师带徒、结对子帮扶活动,站长、班组长等与后进员工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破窗效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