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搭台创新逐梦行 “小荷”已露“尖尖角”2024年10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彭 展
本报记者 彭 展 初秋时节,骄阳依旧。 湖南石化橡胶部橡塑中心,从实验室到控制室,从小试装置到中试装置,科研人员在各自岗位忙碌,井然有序。“我们的年轻人都非常优秀,大家盯着团队课题,一个比一个努力,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橡塑中心课题组组长、主任师陈移娇一到小试装置控制室,就有青年科研人员向她请教。 橡塑中心是国家生物医用材料示范平台、中国石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现有科研人员50多名,承担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石化重点科技攻关“十条龙”项目、中国石化重点专项及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曾获评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 近年来,面对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任务,橡塑中心发挥专家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引导激励青年科研人员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橡塑中心主任鲁浩荣介绍,依托梁红文创新工作室和李望明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心坚持产销研用一体化工作机制,聚焦市场反馈的痛点、生产装置的难点、行业发展的热点,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青年科研人员深度参与等,在实践中增强青年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中心加强与生产、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促进产销研用各环节人员合作,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学会与不同专业人员沟通协作,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分享创新经验,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以专项研讨、论文发布、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积极参加内外部技术交流活动,及时掌握装置生产、市场及行业发展动态。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橡塑中心一方面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根据个人能力特点,帮助他们找好定位,精准培养。他们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全流程、全周期跟踪服务改进所开发的产品或技术,既全面培养,又重点突破,持续发力,培养具备独立“提问”和“答问”的复合型人才。 搭台创新逐梦行,“小荷”已露“尖尖角”。今年以来,橡塑中心小试和中试效率提升40%;85后青年科研人员先后提交12篇科技论文,6人入围橡胶部科技论文发布决赛,其中5人为90后,一等奖获得者江婵为95后;90后产品开发技术员杨帆获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95后产品开发技术员方雄被评为湖南石化优秀团员,并与师傅李望名一同被评为公司优秀师徒。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