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面对人员退休带来的自然减员,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进一步优化一线岗位人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创效潜力
专业化推动班站管理效能提升2024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李 伟 曹 骏
谢 江 李 伟 曹 骏 今年54岁的余三喜是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潭口采油管理区潭34站潭71-5-5中转站的一名采油工。过去,他每日从事量油、取样、油水井巡检、设备维保、现场标准化整改等工作。工作内容多而杂是余三喜曾经所在岗位的特点。 今年7月,为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进一步优化一线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江汉采油厂按照“班站由区域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岗位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员工由完成任务向价值创造转变”的工作思路,在潭34站试点推行专业化管理模式,将以往实行的大班、小班的区域化岗位管理方式,改为设置巡检、维保、“三标”、后辅4个专业化岗位。随着岗位设置发生变化,余三喜从原来的采油大班岗调整至采油巡检岗。 现如今,余三喜的工作内容更加“专业”,即通过乘坐巡检车对全站油水井、拉油点开展集中巡检,仅单趟巡检路程就达74.4公里。这些工作以往分散在6个班组,需要3人完成。而现在,1个人就把3个人的活儿全干了!在采油站点摸爬滚打了32年的余三喜,第一次感受到岗位专业化管理带来的可喜变化。 事实上,在潭34站,员工们都有着和余三喜一样的感受。潭34站是集采注输为一体的综合性采油站点,负责潭70-1中转站、潭71-5-5中转站、潭34集油站、潭26-1拉油点等6个站点的采油、注水、集输及拉油等工作,管理着各类设备170台(套)。油水井总数111口,日产油近200吨,是目前江汉采油厂原油日产量最高的采油站点。 “以往,站上的中转站、计量站基本上是‘各自为战’,除保障应急抢修、生产运行外,各站点都要开展巡检、维修、现场标准化整改等工作,运行效能偏低,经常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让潭34站站长喻勇更为担忧的是,目前站上在岗员工60人,平均年龄已达51.1岁,近3年内还将有22人退休。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动发展。调整组织运行、优化管理模式、理清工作界面、合理设岗明责……一个多月来,按照专业分类、高效组合、分步推进的原则,该厂开展了一系列站点效能提升行动。结合站点工作实际,他们精心设置4个专业化岗位,理清岗位职责界面,完善工作清单;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强度,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确保工作量与收入相匹配;在保证生产规模和工作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逐步配置交通工具,配套投入信息化建设,积极向内挖潜,推动班站管理效能提升。 岗位职责越清晰,员工工作干得越“专业”。岗位经过优化设置后,巡检岗人员承担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简单处理的职责;整合大班岗、接转站大班岗部分人员和维修应急人员,设置维保岗,进一步充实维保力量;合并大班岗、接转站大班岗及部分精简的小班岗,设置“三标”岗,负责井站现场标准化、设备设施保养、应急处置等工作;整合炊事员、资料员等后勤辅助人员,设置后勤岗,为一线生产提供服务保障。 7月25日傍晚,潭63斜-6井出现管线故障,维保队伍火速赶到现场,5个小时就处理完毕,比以往处理类似问题缩短了1个多小时。一个月来,该站已完成7台注水泵自主维修,节约费用约2万元。 各站点焕然一新,标准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全站用工总量下降11人,人均管井数上升0.8口,人均设备管理数上升1.2台,人均日产油量上升1.4吨。下一步,该厂将根据信息化及对外承揽业务推进进度,持续优化维保及后辅岗位人员,进一步减少全站用工总量,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人均管井数、设备台数、日产油量等各项指标,着力打造高效管理的示范采油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