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采集能源管控数据 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

2024年08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孔守曾 魏莎莎
16.8K

    孔守曾 魏莎莎

    近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开发研究所碳酸盐岩研究室,技术员张自强通过查看开发预警平台,发现TK214井注气效果逐渐变差、含水率上升。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对策,决定采取“注气+堵水”措施进行治理。措施实施后,该井含水率下降了30%,日增油12吨。

    “我们加大开发基础数据分析力度,应用EPBP(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数据资源,建成采油厂开发预警平台,目前已能实现产量运行、开发预警等5个功能。我们可以在平台上随时查看区块、单元和单井的生产情况,还可以查看开发动态,及时调整开发思路,基本实现了开发信息化建设目标。”该厂生产运行室副经理胡友刚介绍。

    今年以来,该厂依托PCS(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加大数据要素投入力度,着力进行能源管控基础数据采集,推动油藏开发、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

    电量能耗数据接入是该厂今年应用数据要素的一项重要工作。原来的电量结算通过高压端线路进行,单台设备的能耗计量不准确。工作人员通过分析研究、现场调研,完成了智能电表单井接入759口、站库接入77个点,基本实现100%的电能数据接入,使计量结算更加精准,为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同时,该厂开展计转站外输在线含水监测工作,14个计转站可实时监控外输含水数据,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异常,有效增强产量运行监控能力;应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报表机器人处理大量繁杂的生产数据,比如制作油气产量分析报表,原来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一张清晰、准确的产量分析报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