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治理钻井历史数据 赋能信息化平台建设2024年08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舒弋峰
谢 江 舒弋峰 “现在数据‘会说话、能办事’,让数据‘跑腿’,比我们员工跑腿更加安全高效!”8月22日,江汉油田工程院钻井工程所科研综合岗胡劲松一边查数据一边做设计,谈到数据治理带来的数智化应用变化时很是感慨。 数据资源是油田的重要资产,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工程决策、生产运行和科研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深入,钻井数据更是原始数据的关键第一环。 “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钻井历史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资料混乱和不规范现象,严重制约了数据的有效利用率。”江汉油田信息中心经理助理王聪介绍。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汉油田信息中心与技术监督中心共同开展钻井历史数据治理工作,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数据管理,为数智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底座支撑。 “我们共同制定了对井眼轨迹、井身结构、钻井施工节点等关键数据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和时间节点。”技术监督中心远程监督岗员工袁天说。 两家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分工协作、相互沟通。信息中心提供数据及信息技术支持,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和整合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技术监督中心从业务层面核查数据的准确性,负责对治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线上线下沟通,一事一议,研究制定提高效率、精准修正的措施,这也为今后其他数据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参与此项工作的数据资源建设岗员工谢梦思深有感触。 4月以来,江汉油田共补录钻井数据2.86万井次,包括钻井设计基本信息、钻井施工节点基本信息、井眼轨迹、井身结构详细信息、井身结构设计、钻井设计轨道、钻头基本信息、钻具组合信息、钻头使用信息、钻井周期详细信息等模块,基本已完成涪陵页岩气公司和采气一厂各模块全量数据补录。 此次钻井历史数据治理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油田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油田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下一步,江汉油田将继续深化数据治理工作,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