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发展“阳光”产业
推动能源转型

2024年07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静丽
16.8K

白 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问:传统油气生产企业为什么要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答:传统油气生产企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又是能源消费大户,我国每年的油气生产能耗达4000万吨标准煤,生产成本高、碳排放量大。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加快低碳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大有可为。

    可有效推动油气生产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在油气生产的全链条工艺中,热能消耗占比高,例如蒸汽/热水注采、原油集输伴热、采出液三相分离等,原来主要依赖各种加热炉。不同于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主要利用聚光或非聚光型集热器,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具有效率高、供应灵活、应用广泛等显著优势,能满足不同场景的热源供给需求,对应的储热方式也成熟可靠,是实现油气行业绿色热源直接供给的理想方式。

    可满足能源行业的生产脱碳需求。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多项能源绿色发展指导意见,油气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碳排放限制。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作为清洁替代的有效措施,将促进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发展,推动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对加快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力提升在未来国际能源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问:油气生产企业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具备哪些优势,做了哪些成功探索?

    答:太阳能光热利用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利用技术,与油气生产集输用热场景有很好的技术和应用适配性,优势显著。

    油气生产企业热能消耗大、热源温度需求适中、负荷稳定且较为集中,能够为新能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式可以实现就地生产和就地消纳,发展潜力巨大。

    油气生产企业在传统热能转化及输运等领域有着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以及成熟的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能够为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油气生产企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为新能源项目建设提供重要保证,也能够通过其成熟的市场渠道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太阳能光热项目建设和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目前,我国油气生产企业正在大力实施太阳能光热项目技术探索和应用示范,例如胜利油田采用真空管和槽式线聚光等集热技术进行太阳能辅助稠油热采技术示范,通过光热产蒸汽替代天然气锅炉,改变了以“气”换“油”的常规开采模式;中原油田完善适合油区现状的碟式集热技术方案,结合储热协同为油气热输运提供稳定的工作条件,运行节能和经济效益显著;新疆油田开展槽式太阳能“光热+储热”技术替代传统燃气水套炉先导性试验,将光热技术综合应用于油田稀油集输加热工艺。这些前期探索和示范应用,为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在油气生产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在“双碳”背景下,当前及未来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举措发展好太阳能光热新能源?

    答:传统油气生产企业正在大力推动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为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油气行业想要抓住机遇,实现与太阳能光热新能源的快速协同发展、提高能源市场的影响力,需要更加灵活、更具经济效益的光热供能技术方案,发展多元化的能源服务方式。

    通过持续探索低成本、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光热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方案,提升太阳能光热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油气生产行业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油田光热新能源项目,不同油气生产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差异大,不同的油藏区块和油气处理环节对热能形式和温域需求也不尽相同,此外,要综合考虑油田用地,如盐碱地、戈壁、农耕地等的布置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和优化太阳能光热系统工艺。

    大力发展多能互补的光热新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等固有属性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挑战,可以基于“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思想,进一步耦合地热能、风能和工艺余热等多类型能源,发展先进多能互补技术,以充分保障油气生产的供能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油气生产企业的能效水平和减碳效果。

    (本报记者 杨静丽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