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优快钻井:挺进万米探“瑰宝”

2024年07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汤 晶 杨卫星
16.8K

跃进3-3XC井钻井作业现场。王福全 摄

    技术亮点

    超深层油气

    优快钻井技术:

    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形成了8000~9000米特深断控型油气藏钻完井技术系列,实现了从“钻得成”到“钻得快”再到“钻得优”的转变。目前,已完成8000米以深钻完井超110口,其中9000米以深安全高效钻完井7口,钻井周期由300天缩短到120天,创造了多项钻完井工程纪录。

    □汤 晶 杨卫星

    顺北油气田的油气资源深埋在地下近万米,如何才能将它们又快又好地钻探出来?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应运而生。

    一体化联动地质工程,保障效益开发

    想让深埋地下几千米的油气资源到达地面,需要通过钻井作业在地面和地下深层油气藏间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对于超深井来说,绝非易事。

    “在世界上衡量钻井难度的13项指标中,塔里木盆地有7项名列第一。当钻井打到地下9000米时,井底温度约200摄氏度,地层压力在150兆帕以上。”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龙介绍。

    面对超深复杂油气藏开发难题,西北油田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按照“少井高产、多控长稳”的总体部署,提出逆向设计、正向优化的“五优”设计理念,努力实现地质目标最大化、工程风险最小化。

    “我们通过优选靶点、方位、距离、长度、井口,避开上部复杂地层,最大程度保证破碎带井壁稳定,高效沟通多个储集体,收到‘1+1>2’的效果。”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完井研究所所长于洋说。

    在5000~6000米深的志留系地层,断裂裂缝发育,钻井中常发生井眼轨迹距离断裂带较近或者穿越断裂的情况,导致漏失严重,影响钻井周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地质人员建立复杂地层风险预测技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提醒,优选井口避开断裂;工程上则根据地质认识,制定防漏堵漏对策,使漏失率下降了92%。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现场实践,西北油田向着构建9000米特深断控型油气藏钻完井技术体系迈进,固化形成了顺北地区少井高产“七要素”设计方法及各级标准规范,全面支撑了顺北油气田勘探持续突破和开发快速建产。

    高水平推进提速增效,引领深地钻井

    6月22日,经过100.75天的施工,顺中6-2X井完成9134米进尺,成为百天完钻的第一口超9000米三级井身结构井。

    顺北油气田压力系统复杂,为了安全成井,需要多次下套管,导致井身结构复杂,钻井周期长,常用的五级井身结构平均钻井周期达210天。

    西北油田聚焦高水平提速,创新形成了顺北超深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超深断裂破碎带复杂地层井筒强化技术、超深硬地层强参数钻井提速技术,研发出性能优良的钻完井工具等,大幅提高了超深井钻进速度。

    针对裂缝性地层承压能力低、破碎性地层垮塌风险大等难题,技术人员构建了复杂地层井筒强化技术,采用微纳米材料阻隔压力传递,变排量使堵漏材料温和进入地层,逐级提高地层承压,实现破碎防塌,复杂时间缩短了92%。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在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层的岩石硬度不同,需要用到大小不同的钻头10多个。面对二叠系火成岩破岩效率低、古生界深部防斜打快难的情况,技术人员应用分级破岩、预弯曲防斜理论,升级复合异型齿PDC钻头,建立预弯曲防斜能力评价图版,形成了火成岩高效破岩、易斜地层防斜打快技术,古生界硬地层机械钻速由每小时4.5米提高至8.6米。

    高质量保障井筒完整,强化工程提质

    近万米的钻杆在高温高压超深的地下软如面条,各种井下设备和仪器极易失效,特别是钻头上的随钻导向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地下钻井就像是人在黑夜中穿行,难以精准到达目标位置。

    “打得快,更要打得优。高精度命中地质靶点,提升固井质量,保障井筒完整性,实现长期稳定生产,这是顺北油气田超深井钻井工程的最终目标。”西北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副经理李双贵说。

    针对深地仪器故障率高、轨迹控制难度大、定向效率低的问题,西北油田逐步构建了超深超高温断控型储层高效定向技术,充分利用中国石化联合创新平台升级仪器,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耐温200摄氏度、耐压172兆帕以上的高精度随钻测量仪器,能实时控制地下钻头钻进方向,实现了地下万米“指哪儿打哪儿”,地质靶点精准命中率100%。

    在亚洲超深水平井位移最长纪录跃进3-3XC井,钻井技术再一次创造纪录。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超深大位移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技术,在3公里以外垂直钻进7200米后,再转弯进行横向钻进,直至油气所在的地层,兼顾了油气生产和生态保护,为生态红线区储量高效动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找得到油的本事,更要有拿得到油的能力。目前,西北油田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已攻克超高强度套管、钻杆、钻井液、测控仪器等关键领域,探索形成了具有顺北特色的9000米级复杂超深层井身结构设计方案和配套技术、设备及标准规范,实现了由“打得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