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奖牌成了奔跑的“加速器”

王迎的改变来自两年前的一次获奖。2022年集团公司采油专业技术比武大赛中,王迎获得了银奖。获奖是她的分水岭,之前她是匀速前进,之后是跑步前进。“获奖不仅是一种经历,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2024年07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姚青敏
16.8K

王迎在办公室里研究卫20块油藏建模数模。

    姚青敏 文/图

    王迎是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的一名助理工程师,管理着中原油田3个油藏区块油水井的开发管理工作。

    晒得黑,粗犷豪迈,红工服上沾满了油渍与尘土……这些关于石油工人的经典印象,都不属于王迎。相反,她肤色白皙、衣着整洁,笑起来嘴角处的一对小酒窝显得十分可爱。在这个整日与烈日、磕头机打交道的行当里,她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从油藏分析研究到设计油水井措施方案,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对待。

    破晓时分,王迎骑上自行车,向着采油厂的方向疾驰。7时45分,这是她给自己规定的到岗时间。上班前的15分钟,她要登录生产运行系统,仔细查看负责的3个油藏区块内重点油水井的实时数据,确保一切尽在掌握。

    正值初夏,井场一片绿意盎然。王迎的心情也如同这明媚的清晨一般,充满了愉悦与活力。这份好心情并非无来由——近日,她所管理的卫11区块,在中原油田“一块一策”的排名中,从二类跃升至一类。这一消息让王迎倍感振奋,路上远远地偶遇熟悉的面孔,她会扬起笑容,挥手致意,分享着内心的喜悦。

    改变源于一块奖牌

    “这姑娘变了,变开朗了”!每每听大家这样议论,王迎总是乐呵呵地问: “是吗?”她确实变了。以前她内敛羞涩,见人抿嘴一笑就过去了,现在她活泼大方,主动迎着人打招呼,工作也特别积极,干啥都一溜小跑,仿佛脚下生风。了解她的人都知道,王迎的改变来自两年前的一次获奖。2022年集团公司采油专业技术比武大赛中,王迎获得了银奖。

    2020年,大学毕业后王迎入职中原油田。之前,她连抽油机、注水井、钻井架都没近距离接触过。报到第一天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

    2022年集团公司举办技术比武大赛,不同于选拔运动员看的是骨骼天赋,采油专业技术比武看有没有上进心,考查的是心理素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几轮筛选过后,油田选出了34名员工,王迎就是其中之一。工作不到一年半,学的又不是采油等相关专业,如今要跟别人竞争,她心里很忐忑。不过转念又一想:就当一次学习的机会吧,再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放下包袱,王迎轻装上阵,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训练。但心态轻松不等于躺平,其实王迎一直都“提着劲”,提前给自己订好了学习计划。面对不熟悉的理论知识和上千道现场答辩题,她烂熟于心后再结合实操一一消化。最初,她每天需要背诵几十道题,后来逐渐增加到上百道题。在第一轮淘汰赛之前,她已经翻阅了8本专业书。

    4轮淘汰赛,王迎以中原油田前十名的成绩杀入决赛,最终捧回了集团公司技术比武大赛银牌。惊喜之余,她也切身体会到了那句话:爱拼才会赢!

    从采油工到技术员

    聊起获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王迎用得最多的词是自信。

    这次经历,也让她发现了自己的潜能。2022年8月,文卫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面向全厂大学毕业生招聘技术员。王迎凭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获奖经历,成功应聘。但研究所有个硬规定:实习期半年,合格后才能留下来。

    王迎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干的是采油,对地质自然不在行,但爱拼才会赢,努力会让一切皆有可能。她再次决心闯过这一关。可现实狠狠地给她上了一课,第一次做油水井动态分析就懵了,那些弯弯曲曲的构造图就像天书,怎么看都看不懂。

    王迎没有气馁,决定借鉴参赛经验,先从理论入手,然后将理论联系实际。她向同事借来专业书籍,潜心攻读,不懂的就抄到本子上,向前辈请教。短短半年时间,这样的笔记她密密麻麻就记了七八本。白天请教怕影响同事的工作进度,她就在晚上和周末见缝插针。单位组织技术培训,她永远坐在第一排。渐渐地,那些五颜六色的地质图在王迎眼里有了内容,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矿产分布等专业术语也常脱口而出。

    系统的学习让王迎进步飞速,她把专家和前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融会贯通,总结梳理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实习期满,研究所组织答辩,王迎以第1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她的蜕变。

    把油从地缝里“抠”出来

    王迎的成长,领导看在眼里,决定给她压担子,让她负责3个油藏区块内油水井的开发管理工作。她负责的3个油藏区块并不大,共有34口油水井。

    前段时间卫11区块油藏注水量、产液量、产油量均呈下降趋势,王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琢磨用什么办法让指标由降转升。要知道这个区块有卫11储气库,周边油水井都不敢“轻举妄动”,担心增油措施会影响储气库安全,只能在边缘井或水井上做文章。这无疑给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局限性。

    对此,王迎深入研究了区块基础,收集了濮东定额钻井中的造价关键数据,寻找突破口,制定增油措施。经过反复论证,最终落实到位。

    最近卫11区块油藏水驱状况明显好转,油水井开井率、自然递减率、水驱动用程度等指标按照油田“一块一策”评比标准均获得了满分。能在如此复杂的区块把油从地缝里“抠”出来,大家都为王迎点赞:“干得不错!”

    回顾过往,王迎说,获奖是自己的分水岭,之前她是匀速前进,之后是跑步前进,奖牌成了她奔跑的“加速器”。“获奖不仅是一种经历,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