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LNG接收站开启安全管控新模式2024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海博 王卓然 刘晶晶
李海博 王卓然 刘晶晶 “现在,厂区内安全隐患可被高效识别,便于我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当班班长尹晓伟说。 6月上旬,青岛LNG接收站完成智能运营平台HSE管理模块升级,创新融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5G室内外定位技术,进一步梳理11个子系统267项功能,构建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北斗+5G”应用场景并首次在国内LNG接收站应用实践,切实筑牢HSE管理基础。 步入青岛LNG接收站现场,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白色牌子格外醒目,这是为LNG接收站量身定制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可配合智能运营平台对传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时获取作业人员位置信息,具有厘米级定位、作业轨迹记录及回放、电子围栏预警等功能,大幅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这个项目立项之初,统筹考虑了无人巡检工作。我们结合‘北斗+5G’高效精准传输优势,结合‘智能巡检机器人+激光云平台’应用,成功打破传统定位方案束缚,全面提升巡检机器人定位准确度。”青岛LNG接收站技术研究中心员工王剑琨说。 截至目前,青岛LNG接收站无人巡检点已增至70余处,设置激光云平台38处,实现轨迹准、范围广的灵活巡检,巡检过程的动态视频、监测数据可同步传输至中心控制室,通过人机协同极大提升巡检效率。 下一步,青岛LNG接收站将推动安全生产流程数智化改造,纵深推进“北斗+5G”等技术应用,助力设备设施安稳运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