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邻里拾光很怀念以前同事们一起住在生活区的日子,整个小区的邻居都是一个厂里的,热热闹闹,就像一大家子。2024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钱宏跃
钱宏跃 我家左边的邻居是一对中年夫妻,在小区外开了家小吃部,主要做早点,豆浆、锅贴、小笼包,生意还不错,起早摸黑,平时很少见到。 我家右边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前几年才买了这房子,最近刚生了二胎。睡眠较浅的我,夜里时常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小两口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一儿一女,看得出挺幸福。 与他们的交集不多,或是电梯里偶尔相遇的微微一笑,或是一两句“上班去啊”“买菜回来了”的礼貌招呼,仅此而已。 很怀念以前同事们一起住在生活区的日子,整个小区的邻居都是一个厂里的,热热闹闹,就像一大家子。你家有事,我搭把手;他家有难,你帮个忙。别说左邻右舍走得勤,就是隔着楼栋,照样能聊得热火朝天。 夏天的傍晚,尤为热闹。住在19幢3楼的老张,饭后刚趴在阳台边点上一根烟,20幢4楼的老赵就从窗口吆喝道:“老张,吃过晚饭了?”“吃过了,你呢?”“我今天回来迟,正做着呢。晚上还喝一杯啊?”“没喝,马上还要到车间去加会儿班。” 老赵刚要继续搭话,就听身后妻子说:“人家都吃好了,你还在韶(方言,聊),做事也不晓得急。”老赵赶忙满脸堆着笑说:“马上就好,马上就好。”边说边用毛巾擦去额头上、脖子上的汗。 记得是1997年下半年,我拿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小两间,自己稍加规划后,就找同事帮忙改了水电,既保证用电安全,也使墙面更美观;把自来水延伸到阳台,洗衣机也有了容身之地。 还记得吸在屋顶的蝙蝠牌吊扇,因使用久了颜色发暗,就找来淡绿色的油漆重新刷了一遍,跟新的一样。记忆尤其深刻的是那台29寸大彩电,东芝画中画,一万零八百块,年轻人,真冲动啊! 那时,我家左边住着的是大我十多岁的李师傅,电气维修班班长,中等身材,皮肤微黑,为人热情。因为会修理小电器,找他帮忙的人挺多。有这样的邻居,我也沾了不少光。记得有一天晚上,孩子正看着动画片,家里突然就停电了,孩子又怕又急哇哇哭。 我赶忙到隔壁找李师傅,他打着手电检查后说:“小问题,保险丝烧断了。”回去找来保险丝换上,合上闸,灯亮了,孩子又开开心心地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这样的小事还有不少,李师傅的妻子是北方人,面点做得是真好。我家的餐桌上,时不时也有他家的馒头、包子和水饺。有这样的邻居,真好。 那时,我家右边住着的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陈大明,本科毕业学工艺的,瘦高个儿,戴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但说话的嗓门挺大。进厂倒了几年班后,调到车间白班管工艺,经常加班加点。 记得有一年元旦前后,有天下半夜,我被客厅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迷迷糊糊拿起电话,就听到电话里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把你吵醒了,我是隔壁的小陈。”我一听这深更半夜打电话,肯定是有急事,就赶忙穿好衣服到他家。 原来,车间装置出了故障,已紧急停工,他马上要到单位去。碰巧他妻子又上大夜班,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想让我帮忙照看一下。我抱了床被子在他家沙发上将就了一晚,早上把两个孩子一起送去了幼儿园。 几天后,为了答谢我,小陈还专门切了牛肉,斩了鸭子,做了几道家常菜,我们边喝边聊了好久。后来,陈大明考上了公务员,离开了厂里,现在是人如其名,大有名气。 随着观念的改变,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楼建得越来越高,房子越住越大,私密性越来越强,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防盗门、密码锁、指纹锁,一道厚重的房门,不仅关闭了市井百态,关闭了茶余饭后,也关闭了邻里之间那份热乎乎的关切。 欣慰的是,我跟陈大明虽然早已不再是邻居,也不再是同事,但我们一直都还保持着联系。偶尔周末两家也会聚一聚,除了谈谈孩子,谈谈厂里的事,聊得最多的,还是住在厂生活区当邻居时的那些陈年往事。 (作者来自金陵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