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生产现场
是创新的沃土

2024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菊香
16.8K

    张菊香

    《中国石化报》报道,胜利油田冯新永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革新成果270项、推广应用创新成果152项、累计创效8700万元,被评为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冯新永及其创新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他们始终聚焦油田开发方向,深深扎根于生产现场这片创新沃土。

    立足现场,创新课题选得准。创新是为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就是解决影响提质增效的“卡脖子”难题。只有创新课题选得准,才有意义、有价值。正如冯新永所言,好点子源于生产现场,没有拍脑袋想出来的。立足生产现场找课题,才能切实提高创新课题与生产需要的契合度。

    立足现场,创新资源易集聚。创新与生产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立足生产现场开展创新,既有利于保证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化解工作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集聚现有设备、场地、工艺、人才等资源降低创新成本,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产经营“三促进”。

    立足现场,创新成果转化快。立足生产现场开展难题攻关,遵循的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一旦创新成功,马上就投入应用,减少了成果宣传推广等许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节奏,切实解决创新成果躺在“纸上”落不到“地上”的“叫好不叫座”问题,实现成果价值最大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