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创新技术护航焦化装置2024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卞江岐 李晓帆 邹元辉
镇海炼化胡勇刚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本报记者 卞江岐 通讯员 李晓帆/文 邹元辉/图 “今天我们以‘焦化装置最不放心的地方’为主题开展讨论,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和见解。”2月21日,胡勇刚在创新工作室主持2024年焦化装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讨论会。会上梳理出三大类共9项重点攻关内容,并定下专人负责。这是胡勇刚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日常工作的一幕。 据悉,该工作室在保装置平稳运行和节能降耗上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完成4项重大创新项目,培养了3名高级技师、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参与镇海炼化及本部门培训班授课超100课时。 一直以来,焦化加热炉存在局部结焦现象,影响长周期运行。清焦操作对装置平稳运行极其重要。“必须打破焦化加热炉人工清焦的惯性思维。”胡勇刚将现场清焦流程烦琐且耗时长的情况看在眼里,在心中萌生了改变清焦方式的想法。 “加热炉跟裂解炉类似,能否结合乙烯裂解炉自动清焦的经验,实现自动化清焦?”去年2月,胡勇刚拿着一沓印好的资料,发给每个成员,讨论后,拍板决定实行2号焦化加热炉自动化清焦改造。 经过多次方案的讨论及与多家科研单位和设计院交流研讨,工作室完成了清焦程序的开发、编制和安装。程序试投运后,整个清焦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切换,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清焦效率得到提高,标志着国内首个焦化加热炉清焦新科研项目正式应用到生产中。 2023年,工作室完成2号焦化装置缩短生焦周期、1号焦化装置溶脱负荷提升瓶颈改造、3号焦化装置行车改造立项,以及提高重油加工能力等多个攻关项目,有力保障装置平稳运行。 工作室在焦化有关的领域也持续发力,2023年完成沥青雨水回用和沥青罐顶气进焦化装置回用攻关,不但降低了焦化装置新鲜水耗量,还减少了非甲烷总烃排放。 “跟着专家们学习,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增长不少见识!”上过课的小伙伴们对课堂一致好评。工作室面积不大,摆设也很简单,沿墙是一排低柜,上面放着的各种工具和阀门模型,是胡勇刚给新员工讲课用的教具。工作室坚持每周开展“老带新+传帮带”成长小课堂,邀请团队专家授课。 工作室对于室外现场教学,更是手把手教,让青工们的成长见效显著。“我的第一次巡检就是胡大师带我去的,‘要想学扎实、学通透,必须多在现场发现问题’,胡大师一直强调现场的重要性,我牢记在心。”2022年入职的青工赵威是工作室年纪最小的成员,在胡勇刚及工作室专家们的悉心培养下,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设备员。 2023年,赵威加入工作室,虽然年纪小,但从不会被忽略,每一次的攻关讨论会他都会参与,每一次的技术突破他都亲眼见证,这满满的参与感激发了他对技术创新的兴趣,让他得以快速成长。工作室一直为青工提供参与平台,让他们在乐学知识的同时乐享创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