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推进科技成果
从“书架”到“货架”

2024年02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翟瑞龙
16.8K

    翟瑞龙

    1月24日,《中国石化报》报道了中石化碳科公司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三方将共建“中石化碳科公司——松山湖碳产业技术孵化中心”的消息。这距离碳科公司首次到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仅有1个月,在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转化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要直面科技成果转化中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不紧密等问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样品、产品、商品的演化路径,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

    以管理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持续完善“内抓十条龙、外抓联合体”的特色科技攻关组织体系、面向终端市场的研发体系,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定地从“跟随式逆向创新”转向“引领式正向创新”,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塑造新优势。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的“三级跳”依次展开、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彼此赋能,产品推广应用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并重,全面落实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把服务做到极致,着力解决客户痛点、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将新产品的技术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和能够被消费者看得见、摸得到的商品价值。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