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变“危废”为“宝贝” 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2023年12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兵森
本报讯 12月18日,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高含盐水分质制盐项目建设完成中交,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预计月底前完成试车开车。该项目可以把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盐进一步处理,达到工业盐利用标准。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危废产生量5.2万吨,全年节省危废处置费用1.26亿元。 据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污水存在含盐量高、水质复杂等情况,高含盐水处理装置主要采用膜浓缩+结晶方式处理浓盐水,产生的结晶盐作为危险废物,不能实现资源化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煤化工企业的重点治理对象。一方面,杂盐处理需要专业的环保处理,另一方面,处理产生相当一部分费用,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为进一步做好环保治理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2022年,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投资1.5亿元,开工建设分质制盐项目。项目主要采用多级纳滤膜+高级氧化+结晶蒸发,可保证生产零排放的同时产出合格的氯化钠及硫酸钠产品。结晶盐产品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再利用,从而实现结晶盐资源化、可持续化。该项目的投产,将工业杂盐变废为宝,可大大节约公司的危废处置成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李兵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