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南油气

让异常施工无处遁形

2023年12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 柳 姜 睿 邵洪伟
16.8K

    □冯 柳 姜 睿 邵洪伟

    今年11月20日凌晨,西南油气石油工程监督中心远程监控室内,值班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墙上的8块监控大屏。3时20分,一条报警信息在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上弹出,显示永页49-1HF井钻进过程中出现异常,技术人员漆亮第一时间联系司钻提醒注意井内情况,并进行情况核实和风险告知。经过及时处理,该井恢复正常作业。

    “异常智能决策让我们第一时间看到现场情况,为提前研判处置策略、做好应急准备争取了时间,让异常施工无处遁形!”西南油气页岩气项目部副经理欧晓东说。

    “智能管家”贴心服务现场

    面对增储上产进一步提速提效的新形势,传统的人工异常管理模式已难以胜任日趋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

    “要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出发开展建设。”西南油气信息化管理中心经理唐沙在异常智能决策中心建设启动会上说。异常智能决策就像炒菜一样,要把现场的各类实时数据作为“食材”,按照智能模型算法的“菜谱”,由容器化服务集群这位“大厨”操作,形成各类业务异常的“佳肴”,通过短信、报警提醒送到各级业务管理人员手上。

    经过近一年的攻关,西南油气异常智能决策中心成功在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深入应用,钻井成本大幅降低,现场“三违”现象显著减少,切实保障了现场安全有序生产。

    “火眼金睛”精准识别风险

    钻完井作业影响因素多、事故复杂、情况多样,预测和诊断难度大,以前数据分散、收集困难,工程作业异常情况无准确、及时的发现手段。

    2022年,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IPPE)基于异常智能决策中心升级了异常管控功能。

    依托异常智能决策,业务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历史经验对作业参数变化与工程异常内在关联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出具有事故指向的数据变化特征,建立支持海量参演数据、可变模型规则的实时高频运算引擎,形成多个应用场景专用预警模型,精准识别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异常、管理异常和视频识别异常。

    同时,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一套“预警—分析—推送—处置”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钻井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了起来。

    目前,西南油气气井复杂故障预警准确率达60%,管理类异常识别准确率高于98%,视频识别异常准确率达80%。

    “三方协同”高效处置异常

    IPPE异常管控升级以来,改变了西南油气石油工程监督中心钻井监督员李三庆的工作模式。

    以前,监督工作要巡井、驻井,现场各种异常处置情况难以管控到位;现在,在系统中就能准确掌握几十口井的工程异常及处置情况。李三庆说:“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轻松查出资料,真是省时省力又高效。”

    工程异常出现后,相关信息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责任岗位人员、监督人员、工程部业务主管等,现场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实和处置,并在系统内反馈,监督工程部实时跟踪确认处置情况,有效建立了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及业务主管部门相互协作的“三方协同”。

    “监督工作异常管理模式改变了全面排查的繁杂工作程序,提升了监督管理精准度,异常即时推送、超期督办,全程记录异常发生至整改落实整个流程,有效落实本质安全要求,也减轻了员工工作强度。”石油工程监督中心远程监督所副所长何峻宇说。

    截至目前,监督人员采用远程监督模式开展工作,累计发现工程异常4000余项,开展风险提示4000余次,解决施工难点35次,异常处置时间由过去的1小时缩短到几分钟,现场巡井监督频次减少了7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