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

2023年11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黎黎
16.8K

    陈黎黎

    齐鲁石化“塔林丹心、能源报国”红色教育基地继承了石油石化战线薪火相传的历史根脉,凝缩了齐鲁石化艰苦奋斗的创业发展史,展示了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责任担当,熔铸了各个时期攻坚克难、百折不摧的精神丰碑。它既是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直观平台,也是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齐鲁石化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置身其中时,总有跨越时空之感。一张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一帧帧手拉肩扛的老影像、一件件承载记忆的老物件,镌刻着创业者的壮怀激烈,见证着石化人的薪火相传,也激励着每一名齐鲁石化人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央企姓党,生而为国,在这里牢记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齐鲁石化就是为摆脱贫油之困而建,为解决民生之需而生,这是我们出发时的初心,代代传承、永志不忘。牢记嘱托,需要我们永葆初心,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努力擦亮“党和人民好企业”的形象。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里凝聚奋进力量。57年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从乱石遍布的荒山野坡上艰难起步,打下齐鲁石化第一根桩。39年前,人们怀揣“一生能干几乙烯,愿为四化献青春”的壮志豪情,投身乙烯建设大会战。8年前,在新装置建设、部分检修、正常生产三线并行的情况下,齐鲁石化没有外请一位专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原油加工能力的新跨越。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命题在变、人员在变,但苦干实干的传统不能丢,拼搏奉献的精神不能变。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传承至今,更要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爬坡过坎中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这里探寻破题之策。苦干实干的好劲头、“三老四严”的好传统、“四个一样”“五到现场”的好作风、岗位责任制与“三基”工作的好做法、思想政治工作“两抓法”的好经验……这些在艰难困苦中淬炼而成的传家宝,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创业之魂、行动指南和思想灯塔。历史和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这些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切实有效、历久弥新。当下的我们要牢记初心,沉心静气做潜功,增强责任意识,应对好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在这里坚定必胜信念。回首齐鲁石化走过的路,没有任何一次困难压垮过我们,反而促成了精神、意志、力量的再一次升华。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强大自我的过程,干部职工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磅礴的力量。只要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就能跨越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一次次自我超越。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未来,由我们续写繁华!

    (作者系齐鲁石化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部副经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