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为“一带一路”注入科技活力2023年10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任丽丽
蒋琳琳 涂玉林
本报记者 任丽丽 通讯员 蒋琳琳 涂玉林 10月5日,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组团参加2023年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会,其高效的数据分析模型等技术引起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的关注。ADNOC公司提出开展技术试用的意向。10月12日,沙特阿美勘探与石油工程高级研发中心钻井技术部人员来到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共同商议射流冲击器开发、井下微球、旋冲钻头等合作项目成果的商业转换。 这是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加快成熟工程技术、油气装备等产品引入中东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油气行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十年间,工程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带一路”注入科技活力,相继与沙特阿美等公司,以及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KFUPM)、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等大学开展各类科研合作项目11项,推动中国石化品牌走出去。 为深化交流合作,工程院于2017年9月在沙特成立了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相继在沙特投资4200余万美元,加强中东研发中心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岩石力学、钻井、储层改造、井下工具等7个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与支持实验室,配备岩芯驱替、岩石力学测定等设备106台(套),为当地油气行业提供优质服务。 为解决强研磨性硬地层钻井提速难题,中东研发中心积极与沙特阿美高级研发中心合作,共同开展旋冲钻井、新型钻头、微芯片传输等项目研究。其中,射流式冲击器在现场应用的机械钻速同比提高30%,提速效果获得沙特阿美认可。这推动了双方科技合作的不断加深。目前,双方开展合作攻关项目5项,正在协商项目3项。 一系列科研成果提升了中国石化在当地的影响力。中东研发中心已与NESR、Saudi Cement等当地公司建立合作,服务涉及支撑剂、水泥等实验、测试服务。 工程院还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与沙特阿美等公司和KFUPM、KAUST等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行实验室共享,累计提交各类会议论文150余篇,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生产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中东研发中心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