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洋老师”亚达夫2023年09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舒
●李 舒 “这里的管道尺寸和现场安装条件冲突,要不问问老师吧。”南京工程公司沙特EP2项目现场,在对地上管线做最后的贯通连接时,部分管廊安装条件的变化难住了两名外籍管工,一筹莫展之际,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请教师傅。 他们口中的老师是项目管道安装班组长亚达夫,随着管线安装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经常能在现场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由于现场作业区域有限,不具备吊装条件,经过反复模拟和现场测算,亚达夫带领班组成功解决了新管线在旧管廊穿插的难题,再次获得了甲方沙特阿美公司的好评,也让其放心地把高位泵站区域的施工作业交给了南京工程公司。 “组长虽然话不多,但在工作方面从不含糊,我们都听他的。”7名外籍班组成员对这位组长十分信服。 12年前,亚达夫从印度来到沙特,成为南京工程公司海外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刚到工地时,亚达夫对施工一窍不通,但中国师傅没有因为语言问题就放任这个洋徒弟不管,而是手把手地为他演示每一道施工工序,钢筋绑扎、模板加固、管道预制……亚达夫不善表达,但非常珍惜每次实操的机会,一次次学习,一遍遍改正,认真记录并主动请教,慢慢地开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实操能力提升的同时,亚达夫也发现了自身理论知识的薄弱点,于是,每天晚饭后成了他向中国师傅请教图纸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固定时间。“师傅亦师亦友,帮助我不断成长。”亚达夫对中国师傅充满了感激。经过4个项目的锤炼,他积累了丰富的管道工作经验,从一名管工晋升为班组长,开始带领外籍班组在现场独当一面。 成为班组长后,亚达夫经常作为讲师为新入职的外籍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大家都十分钦佩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却谦虚地告诉这些外籍同事:“我能成长为一名班组长,是因为中国师傅的悉心教导。现在我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现场经验分享给大家,只要你们勤学苦练,一定会像我一样快速成长、回馈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