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能源至净 保障安全供应

2023年08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布局一体化产业

    中国石化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我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职责,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愿景目标,加快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打造多元立体、协调配套的一体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涵盖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天然气利用的石油化工产业链,稳步发展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国际贸易等业务,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常规油气能源与化工产品供应(2022年)

    油气

    板块

    境内原油产量

    3532万吨

    境内天然气产量

    353亿立方米

    境外权益油气当量

    3501万吨

    炼油板块

    化工板块

    乙烯产量

    1344万吨

    对二甲苯产量

    472万吨

    合成树脂产量

    1858万吨

    合成橡胶产量

    128万吨

    合成纤维及聚合物产量

    398万吨

    精细化工产量

    71万吨

    原油加工量

    24227万吨

    炼厂平均规模

    1025.9万吨/年

    炼油一次加工能力

    3.02亿吨/年

    成品油产量

    1.4亿吨

    油品销售

    板块

    成品油销售量

    16255万吨

    (不含香港)

    在中国境内拥有完善的成品油营销网络,加油站数量达30808座

    天然气经营量

    41.8亿立方米

    ●加快能源转型

    中国石化积极拥抱新能源变革,推进布局页岩气、煤层气、地热能、氢能、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生物航煤等生物质能源,加速发展充换电业务,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洁净、更多元的能源保障。

    ●引领现代化工

    中国石化加快化工领域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加大高端聚烯烃材料、先进精细化工合成技术、先进塑料加工技术等研发力度,大力发展特种纤维、特种树脂、高性能橡胶等产品,积极推动聚乙醇酸(PGA)、PBAT等可降解材料业务发展,加强医卫材料、光伏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产销研用结合,推进化工材料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现代化工发展情况(例举)

    1000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中试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医卫关键原料生产分离技术全面突破,建成3吨/年生产装置,生产出纯度大于99.5%的合格产品。

    采用自主开发技术的5000吨/年氢化丁腈(HNBR)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品加氢度大于99%,关键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低成本乙烷裂解气制苯乙烯成套技术成功开发应用,全球首套采用乙烷裂解气(粗裂解气)为原料生产乙苯/苯乙烯的大型化工业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强化创新驱动

    中国石化坚决扛稳扛牢“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强化前沿基础研究,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

    ●筑牢安全基石

    中国石化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上作表率,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企业的发展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安全基础之上。

    案例

    “深地工程”获重大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征服“地下珠峰”

    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被誉为“深地一号”。

    加快培育壮大氢产业链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中国石化将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核心业务,建立涵盖“制储运加用研”的氢全产业链条,围绕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领域积极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实现“制运加氢一体化布局”,加速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