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北油田开发首席专家

杨 敏:逐油大漠深地

2023年08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蒋琳琳
16.8K

杨敏现场仔细研究井眼轨迹优化和控制方案。蒋琳琳 摄

    蒋琳琳

    走进杨敏的办公室,大幅的顺北油气分布图、塔河油气分布图等各类图纸占据了现实空间,而如何把深埋地下的油气藏拿出来却填满了他的内心空间。

    被誉为“深地一号”的顺北油气田,油气藏类型国内仅有,勘探开发难度世所罕见。

    “1990年在物探队工作时,老师傅常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咱们石油人的责任。”从事塔河缝洞型油藏开发工作30多年,杨敏始终坚守着这份初心。随着顺北油气田的建设,作为西北油田开发首席专家的杨敏,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一辈子和油打交道的杨敏,二话不说就把办公室搬到了“能听到炮声”的生产一线,牵头组建顺北增储上产项目部,带领团队细心梳理各流程,寻找一体化结合点,创建了大型整装油田基于构建价值网模型的项目化运营管理新模式,推行一体化管井、布井、钻井和完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支撑的工作格局。

    “50多岁,365天的晨会他没有落下一天,从设计方案到完井,每个生产环节运行他都心中有数,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激励着我们不甘落后。”和杨敏搭档多年的同事鲍典说。

    新模式虽然建立了,但新问题还有很多。顺北4-5H井就是一只拦路虎。如果把邻井的储集体比喻成“脸盆大”,那么顺北4-5H井就像4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分散在各处。在钻达原设计井深8592米后,第一个栅发现油气显示。此时完井,虽然只动用一个储集体,但任务目标也算实现了;往下打,可能钻遇新的储层,但是风险将大幅提高。

    打还是不打,大家顾虑重重。这时,杨敏说了一个字:打。

    每个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都有艰苦的付出。杨敏带领团队先后5次研究井眼轨迹优化和控制方案,最终确定调整井深继续加深458米。2022年1月,顺北4-5H井成功揭穿3套缝洞体,日产油气当量达1358吨,较相同条件下邻井提高了70%。这口井的突破,为后期 “少井高产”目标的实现、高产井“七要素”关键技术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如今,杨敏带队创新实施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正有效支撑着西北油田不断向万米深度挺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