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军人的经历给高桥石化化工部HSE管理员朱鹤凤烙上吃苦耐劳的印记,长期在基层班组的磨炼让他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吃苦耐劳的“HSE守门员”2023年08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峥辉 付萃
徐峥辉 付 萃 “明年这个时候我就要退休了。如果说人生有站点,那军旅生涯和中国石化就是两个‘大站’。我的生日正逢中国石化成立之日,非常荣幸。”朱鹤凤说。他1964年7月12日出生,是高桥石化化工部HSE管理员。 军人的经历给他烙上吃苦耐劳的印记,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让他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朱鹤凤从一名装置操作工逐步成长为装置运行HSE管理员,其间多次获集团公司级、高桥石化级荣誉。 从“空军蓝”到“石化蓝”,艰苦奋斗的作风没变 “在部队里,军令如山,重大任务往往考验人的意志力和持久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1982年11月,刚满18岁的朱鹤凤踏上军旅生涯。他回忆,当时训练艰苦,让他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服役期间,由于成绩突出,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荣立三等功。 1986年,朱鹤凤光荣退伍,来到高桥石化小顺丁橡胶车间工作。在岗位上,他认真向老师傅学习,排摸流程,不断提升操作技能,很快成长为车间班组的生产骨干。 2005年,高桥石化建成我国首套10万吨级SSBR(聚合丁苯橡胶)装置。装置建成初期,朱鹤凤被公司委派到国外进修培训两个月,学习橡胶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当时就憋着一股劲儿,要学好操作,将技能带回去。”朱鹤凤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充分利用课程时间和现场观摩机会,学习聚合、凝聚、成品的开车工序,打磨操作本领。他不厌其烦地咨询外方技术人员,通宵达旦地学习,硬是将整个操作流程学得清楚明白,为之后装置顺利开工奠定了技术基础。培训结束后,朱鹤凤的学习劲头和技术能力也得到外方专家的称赞。 从操作工到安全管理,“严细实”的作风没变 2019年,朱鹤凤开始从事装置HSE管理工作。面对繁重的检修任务,朱鹤凤严格把控各类风险作业,细化安全措施,加强现场监督。 “只有熟悉现场,才能迅速发现隐患。”每次安全学习活动,朱鹤凤都会要求大家执行制度要严、巡检过程要细、日常安全操作要实。在他心里,安全就是“天”。 曾在同一班组的外操吴振刚常会提起2008年7月的某个夜班。当时,内操通知他去看看催化剂液位计有无异常,但由于现场光线昏暗,他一时无法判断。这时朱鹤凤赶到现场,抬头看了看2米多高的液位计上游阀,果断地说:“漏了,马上关!”果然,维修人员发现液位计上部球阀断裂,已有易燃的催化剂漏出。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安全隐患被及时消除。事后,吴振刚问朱鹤凤,怎么这么快就能判断出来?朱鹤凤笑笑说:“高处有催化剂漏出的光线折射。” 今年5月底,高桥石化化工部装置进入检修状态,作为装置HSE管理员的朱鹤凤,始终忙碌在检修现场。对他来说,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做好装置环保检修。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守门员,每时每刻严控安全风险、守好安全大门是我的责任。这项工作没有捷径,需要久久为功,这也与军营中担当奉献、善作善成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我会恪守初心、砥砺前行,以决战决胜的奋进姿态,全力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冲锋在前。”朱鹤凤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